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从没地方逛到像逛自家的“后花园” 榕园林变迁
2008-12-12 08:57:49  作者:綦芬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到过福州的外地人,前些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福州没啥好玩的,就那几个老公园,西湖只要20分钟就逛完,没啥看头。”
   
  如今,每天到公园晨练和唱歌的人特别多。每逢黄金周,福州各大公园景区总是爆满,外地组团或自驾游的游客逐年增多。今年国庆黄金周,我市各大公园景区迎客110万多人次,进账4.5亿多元。
   
  福州城市公园从1978年的7个发展到现在的41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1978年的4.8%扩大到2007年末的35.5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78年的1.13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末的8.02平方米。改革开放30年,福州园林绿化经历了3个历史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1979年至1995年
   
  园林事业开始复兴

   
  时代背景:1978年,我市公园只有7个,人均公共绿地1.13平方米。
   
  市园林局原公园处处长、现鼓山管理处主任邱泰斌告诉记者:“1979年到1995年,17年间市财政总投入7800多万元,我市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开始复兴。”
   
  1986年后,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园林绿化列为每年为民兴办的实事项目之一。1989年,根据国家要求,全省开展城市绿化7年达标责任状活动。1992年,福州制定了城市绿化法规。我市加大公园建设和植树绿化力度,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这期间,给邱泰斌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一是五一广场改造,一是西湖治淤。
   
  五一广场“长大”了
   
  五一广场早先是观礼台。1968年改建为广场,铺设混凝土板块,可供3万人政治集会使用。一到夏天,水泥板地面热浪袭人。
   
  1983年,五一广场开始改造,在南面建3公顷的绿地,种上亚热带观赏树木,设石桌石椅。第二年,改造提升,建“国际第三代”音乐喷泉,砌“八闽女儿”雕塑。喷泉可以随着乐曲的旋律、节奏和力度,变幻造型。1989年8月17日,五一广场北面绿化改造工程竣工,铺设了2万平方米的马尼拉草坪,使广场的绿化总面积达到7.42公顷。
   
  邱泰斌深有感触地说:“五一广场从政治集会的场所,一下子变成广大市民休闲游乐的场所,我们的观念一下子转变了过来。那时侯,一到晚上,年轻人就时兴在五一广场旗杆下集合,然后到树丛间谈恋爱,中老年人在音乐喷泉旁翩翩起舞,平时没被利用的广场开始造福于民。”
   
  西湖清淤,全民上阵
   
  长期以来,西湖历史遗留的淤泥一直没有得到清理,湖床淤泥沉积,水位上涨,游船动不了。1985年10月24日,市里成立整治西湖总指挥部,市长洪永世任总指挥。“那次清淤,全市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全动起来了。”时任市建设局下属的市园林管理处办公室负责人的邱泰斌参加了劳动,并负责分工指导。
   
  “场面很壮观,湖水被抽干了,大家卷起裤腿和袖子,下塘挖淤泥,拿着铲子,挑着筐子,然后将淤泥装上车运走。那次清淤,历时8个月,共清淤18万立方米,投入义工40万人次。经过整治,西湖园容园貌焕然一新。”
   
  从1987年到1990年,福州出现了“农民建公园”的新鲜事,郊区农民创建了屏山公园、西河公园、左海公园等 ,这事还上了当时的《人民日报》。 1990年,市政府投资800多万元,新建、续建晋安河公园、西湖北区(即后来的左海公园)、西河公园(现闽江公园西河园)、马限山公园、牛墩洲公园6个公园,面积70多公顷,开创了福州市年度公园绿地建设数量和财政投资最高纪录。
   
  到1995年,福州城市园林绿化总面积达186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0.0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平方米。
   

【责任编辑:詹丹】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