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大量福寿螺“入侵”白马河 生吃福寿螺极易致病
2007-07-12 22:24:37  作者:范雄,严顺龙,俞松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岸边竹根和树根下,长了很多虫卵,怪吓人的。”12日,读者林先生致电本报反映,白马河边多了许多奇怪的虫卵,希望本报记者调查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

  接到林先生报料后,记者随即来到省芳华越剧团旁的白马河岸边查看。情形果然如林先生所说的那样,竹子、树木等植物根部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虫卵。记者数了数,一段10米不到的河堤,共有20多处长条形的虫卵,而在河中央的一段枯木上,也布满了10多个硬币大小的虫卵。

  白马河边一家小饭店老板告诉记者,近来河边经常出现很大的螺,经人辨认知道是福寿螺,这些红色卵块就是福寿螺产下。

  这名老板说,去年以前,白马河很少见到福寿螺。但今年开春后,螺慢慢多了起来。进入5月下旬,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福寿螺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它们爬上河岸,歇息产卵。“这么多卵,要是都变成螺,以后白马河福寿螺可就不得了了。”老板担忧地说。

  记者沿着白马河往南走了一段,同样看到河边到处都有螺卵的影子。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大型淡水螺。前几年我国引进饲养,由于管理不善,福寿螺迅速扩散到田间,成为一种新的农业有害生物。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茭白、菱角等水生作物以及水域附近的白菜等旱生作物。福寿螺特别喜欢以刚分蘖的水稻秧苗为食,将叶子咬得残缺不全,造成减产。

  由于福寿螺是外来物种,几乎没有天敌,加上其天生的超强繁殖能力,在我国不少地方成为一大祸害,不少稻田都被福寿螺侵害。2003年福寿螺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指其对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必须进行全面围剿。

  记者就此请教了省农科院的专家。据介绍,目前对福寿螺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防治。一是生物防治,采用人工捕捞将其进行集中填埋处理,并注意及时清除田地里的杂草,将分布其上的卵块集中踩杀;二是药物防治,采用百螺敌、“密达”等杀螺药物直接喷洒,或与细沙搅拌均匀后撒播,对福寿螺进行诱杀。但由于福寿螺繁殖能力强,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剂和快速简便的方法可一次性、百分百灭杀福寿螺。

  福寿螺还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如果生吃或者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2006年6月,因生食或半生食了福寿螺的螺肉,北京有131人患上广州管圆线虫病。

  针对福州市民爱吃“炒螺片”的习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提醒说,福寿螺含有广州管圆线虫,该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脑内,引发脑炎,严重的会造成死亡,因此提倡禁食福寿螺。实在要吃,也注意务必要煮熟。

  (福州日报记者 范雄 严顺龙 实习生 肖郁 俞松)

【责任编辑:熊志敏】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