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福州有个珠算鼻祖 著作在中国和周边国家影响巨大
2007-01-17 22:34:52  作者:赵锦飞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名片提名项目中有个“珠算鼻祖”柯尚迁,此人名头可不小,他是明代理学家、数学家和珠算学家。17日记者采访了推荐者柯先生,“认识”了这位“珠算鼻祖”。
   
  “说起来,我和这位珠算学家500年前还是一家,前几年我还参加了他的纪念大会,现在长乐市漳港镇还有以柯尚迁命名的中学。”据柯先生介绍,柯尚迁又名文迁,字时益,号乔可,自称阳石山人,长乐下屿人(现为长乐市漳港镇百户村)。他是一名多才多艺的学者,著有《学礼六艺》,其中《数学通轨》和《书学通轨》是介绍“书、数”两艺的书。
   
  据柯先生介绍,明代流传下来的算书,在《数学通轨》之前,只有3部著作:一是1450年吴敬的《九章详注算法比类大全》10卷,书上介绍的虽是珠算算法,但没有算盘图;二是1524年王素文《算学宝鉴》42卷12本,只有手抄本传世;三是1573年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二卷,书上附有算盘图,是流传下来的算书中最早出现一、五珠的算盘图。
   
  1578年柯尚迁著的《数学通轨》一卷,书上亦附有算盘图,是流传下来的算书中,最早出现二、五珠的算盘图。《数学通轨》虽然只比《盘珠算法》晚了5年,可是变化很大,书中出现“算盘实法数图”和“初定算盘图式”,都是前所未见的。《数学通轨》对于当时中国数学的振兴、珠算技术的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珠算从明代开始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等地,其中《数学通轨》流传最广,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对于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特别是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福州晚报记者  赵锦飞)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