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古稀三老人译注古碑刻 8年行走万里遍及泉州(图)
2014-09-18 14:36:49  作者:黄耿煌  来源:泉州晚报  【字号

  缘起 游客参观碑刻 无人读完全文

  陈立献是南安一中退休语文教师,谈起编著这本书的初衷,他说,这源于游览时的见闻。“2006年10月的一天,我们几个已退休的儿时同窗一起往泉州泉山门游览。当时一群游客围在唐代欧阳詹《北楼记》碑刻前猜读文意,竟无一人能读完全文。”

  “又有一天,游崇福寺,见《妙月和尚舍利塔铭》碑刻前,一群游客在猜读碑眉‘实相智杵’四字的意思,争论不休,请来寺僧、导游解读也如听天书。有人顿生慨叹,要是能有一部解读古碑刻的书就好了。”这话让陈立献眼前一亮,决意写部让今人无障碍读懂古碑文的通俗读本,不被字、词、句的“拦路虎”所困。

  考察 6年行程万里 核实每一碑刻

  写书是很辛苦的,何况是编著一本古碑刻的译注,工作量可谓浩大。陈立献找来了他的“中国合伙人”,2位洪濑同龄好友——王焕民和孙陈清,组成了编著三人组。王焕民为南安国光中学原副校长,孙陈清则为高级工程师。三人拿出退休金,再加上政府和企业朋友的捐助,分工合作,踏上了6年走访编撰和2年校对改稿的“长征”,虽备尝艰辛却乐此不疲。

  为了收集泉州地区的碑刻,6年里,他们行程超过1万公里,晋江、南安、惠安、德化、安溪、永春、同安凡是有碑刻的地方全部走过,有时一个地方去了三四次。“每个碑刻都去核实、摄影,最后一共收集到1000多处碑刻,从中选出101篇编著成书。”陈立献说,其中,泉州市区32篇、南安16篇、晋江8篇、惠安9篇、安溪6篇、永春5篇、德化5篇、同安20篇。

【责任编辑:伊宁倩】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