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曝光台
“雪津啤酒”巨额逃税案调查
2010-11-18 09:57:25  来源:江南都市报  【字号

  记者走进莆田涵江区的一家超市,看到货架上只有雪津啤酒。问售货小姐,为什么没有其他牌子的啤酒,回答说卖雪津有回扣。回扣多少,售货员说不知道。在其他几个超市,除了个别的地方卖莆田另一家企业生产的品牌或省外的几种销售不好的易拉罐啤酒外,都卖的是雪津啤酒,当地酒楼的啤酒销售权更是被雪津垄断,就连福州、泉州、厦门等城市,许多酒楼的销售权也落入“雪津”手中。记者在厦门的一家酒店吃饭,点了几种啤酒都没有,服务小姐说,她们这里只卖“雪津”和泉州生产的“燕京”。

  据知情人介绍,雪津公司主要通过买场子垄断市场,买一个场子,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在泉州,像小肥羊、泰和、谭鱼头等连锁经营店几乎被“雪津”买断,仅一家娱乐场所的个体老板,一年就从雪津公司拿到了46万元现金的买场费。一家啤酒企业的营销人员说,在福建,如果有哪家企业与“雪津”进行买场竞争的话,往往是你出5万元,他就出8万元,结果是大败而归。在这些地区,酒楼、超市、零售店、娱乐场所的经营者大多是个体,“雪津”作为国有企业,却用买场、回扣等方式,致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入个人口袋。

  更有甚者,雪津公司还用大量账外资金为支持,以诋毁其他企业产品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据一个了解内情的经销商透露,为了打败竞争对手,“雪津”派人大量收购竞争者的啤酒,被收购的啤酒或在太阳底下暴晒,或把酒瓶倒放密封在仓库里,使其迅速变质后拿到市场出售。有时,还把用正常价买来的其他品牌的啤酒,低价批给小商小贩,让他们一元一瓶沿街叫卖。正是用这些不正当手段,雪津啤酒销量在近几年内迅速上升,啤酒产量由过去的十几万吨提高到50多万吨,而省内其他啤酒企业生产经营却每况愈下。泉州有一家由日本朝日啤酒控股的企业,在不正当竞争的冲击下,啤酒产量由过去的年产12万吨下滑到年产3.6万吨,并有300多名职工下岗。

  “无形之手”拉着雪津“一霸天下”据财政部驻福建省财政监督专员办事处检查组介绍,1996年、1999年办事处先后两次对“雪津”进行检查,两次都查出重大违纪问题。1996年查出企业财务违纪,补交增值税526.22万元;1999年查出企业利润不实3950万元,补交税款585万元,缴纳罚款2.16万元,财政部对雪津公司的重大财务问题在全国范围内予以公告。3年以后,“雪津”又暴露出更大的财务问题,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当地的工商、税务、银行等监管部门到底干什么去了?

  据一个曾经当过雪津啤酒经销商的莆田人说,“雪津”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并不是雪津公司有多大的能量,而是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在莆田,如果哪家商店哪怕是偏远乡村的小卖店,要是卖“杂牌”啤酒,不是遭遇工商部门罚款,就是遭到恐吓。如果哪家企业不知深浅在莆田搞促销的话,就会受到重罚。2002年6月,福建一家知名企业在莆田为刚刚上市的啤酒搞促销活动,经销商选择5个酒店进行赠饮,当天到这几家酒楼吃饭的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免费喝新品啤酒。因为影响了酒店啤酒销售收入,经销商向酒店补偿了一定的损失。这本是一次正常的促销活动,却被当地工商部门定性为商业贿赂,判罚12万元罚款。该经销商不服,向莆田法院提交行政诉讼,两次败诉。还是这家企业,由于他们的啤酒被小商小贩沿街低价抛售,该厂一个销售员与小贩争执中打了对方一个耳光,遭到当地公安部门追捕逃离莆田,企业的一个二级批发商为此被关押两天。

  对于市场之外这双无形之手的操作力量,记者在福建短短几天采访中也有感受。知情人透露,1月8日财政部以新闻通稿的形式向媒体发布了雪津公司违纪违法的消息,此后不久,雪津公司在某酒店举行答谢会,受邀请的嘉宾和记者得到了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与礼金;2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对此事件进行公开曝光后,福建省的媒体都接到了来自省委有关部门的招呼:不许报道,不许炒作。中央某家报社驻福建记者站的负责人还向一些记者的手机发了类似的短信。结果,对这起本应在全省产生轰动的新闻事件,福建省的媒体除了极个别的对财政部的公告做过报道外,几乎都保持了沉默。记者到莆田市政府采访,费尽周折也没有找到要采访的对象。

  事实上,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不仅没有促进企业发展,反而毁了企业,毁了地方经济,因为按照财政部建议,有关部门应对违法违规责任人追究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雪津公司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据《工人日报》)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邱陵】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