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闽南新闻
诏安百年纸绸庄重焕生机
2006-03-23 17:15:29    【字号


  

      根植于民间、体现艺术真谛的民间艺术,总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漳州市诏安县“庆源号”纸绸庄以纸扎、刺绣等手工制作而成的古装人物、鸟兽鱼虫,风情淳郁,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闽粤文化的融合,是民俗文化的缩影。如今“庆源号”已名闻海内外,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都前来订货。  

  位于诏安县中山路的庆源纸绸庄,远近闻名。店铺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艺品,有比人还高的龙、虎、狮、象;有造型怪异的“傩”;有高大方正的城楼、小巧玲珑的花伶、惟妙惟肖的妈祖,色彩缤纷,简直就是一座民间艺术的小小展览馆。

  在制作现场,我们看到所有制品全是纯手工制作,除了剪刀、浆糊、针、线、笔等传统用品外,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创作者的智慧与灵巧,对生活对未来的想象与向往,就通过十指倾注于金丝银线、一刀一剪中了。已近70岁的老艺人林福经告诉记者,“庆源号”作为一家专营闽南民俗活动所需纸扎、刺绣和布艺的百年老店,随着人们对传统年节文化的认同和回归,终于迎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黄金时代。

  纸扎、潮绣、布艺——绸庄三绝

  纸扎是闽南和潮汕的传统艺术,举凡婚丧喜庆等各种民俗都少不了它。林福经祖父林裕后于清末年间,创办“庆源号”纸绸庄,寓意为“庆祝闽南传统的中元节”。“中元节”是闽南一带民间传统节日,节日期间都习惯用各类彩扎祭祀,以祈合乡平安、丰衣足食。林裕后是一名出色的彩扎师傅,他手工精湛,以做工考究、花样繁多、实用美观而深得人们喜爱。每逢节日或喜庆之际,他便充分施展其技艺,扎制成各种彩灯、彩棚、古装人物、鸟兽鱼虫等,就连毗邻的广东潮汕一带的民间活动,都慕名而来,经常请他前去彩扎。

  诏安与广东潮州山水相连,自古两地就有通婚的习俗,林福经的母亲就是潮汕的绣花女。潮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金碧、粗犷、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为特色而标异于其他绣种。老庆源号在吸收潮绣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还融入了闽南传统漳绣的精华,如结婚用麒麟、凤凰、石榴;祝寿用松鹤、寿桃……都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体现了人们的繁衍生殖、生命长存、万事如意等朴素的文化心理。制作的刺绣种类有结婚礼服、围花腰裙、戏服和神像衣袍等。因制作精美,绣艺精湛,深受闽南潮汕一带喜爱。

  庆源纸绸庄的第三绝是布艺。漳南一带的乡间,每逢新生儿降生,便要到祖庙“挂灯”,除彩灯外,还需带两尊布做的“好彩头”人物,如状元郎与夫人、董永与七仙女、穆桂英与杨宗宝等,约一尺大小,供奉在祖祠内,取“张灯(闽南语与“添丁”谐音)结彩”之意。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那些充满闽南乡土韵味的“布娃娃”大都出自庆源纸绸庄。它们以泥塑为脸,竹架为身,绸做的衣服细腻雅致,细节的装饰极为用心。

  技传五代名扬海外

  庆源以传承百年的精湛技艺,为乡村增添了吉祥喜庆的色彩。人们也送给这家百年老店诸多美誉:“诏邑庆源,技艺超群”、“技传百载、古服俱全”。如今,庆源纸绸庄的技艺传到了第四代,由林福经儿子林养生掌门。为了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林养生还买来了《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四大名著等书籍,仔细阅读。如今林养生制作的各类纸扎、绣品和布艺从用料到设计和以前比起来都有很大进步,他深得诏安“书画之乡”的浸润,绘画、书法样样在行。就连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前来店里订货。林养生高兴地告诉我们,现在政府重视民间艺术,自己加入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同时还是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会员和漳州市书协、美协会员。刚刚出版的《漳州市民间美术画册》还收进了“庆源号”的彩扎和布艺,正在县职业中专学校美术工艺班学习的儿子林艺聪,创作的剪纸在中日合办的首届中华龙腾杯大赛中获铜奖,他自己还是诏安县政协委员,如今家里开了三个作坊,常年有10多个工人在作坊里打工。为了使庆源纸绸庄的工艺能世代相传,现在林养生还着手准备将纸扎、布艺和刺绣申报为“国遗”。

【责任编辑:林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