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山海相拥 协同共赢

大协同、大发展!闽东北联手打造交通大格局

2019-11-15 13:37:40  来源:福州日报微信

  铁路航空联动发展 海丝门户连通全球

  长乐国际机场,每天约有300架次飞机起降,是全省对外开放和其他支线机场的“桥头堡”,今年福州国际机场二期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福州机场“双跑道、双航站楼”的蓝图指日可待。

  “二期扩建工程建成后,机场可以容纳更多飞机,服务更多旅客。”福州空港有关负责人说,自通航以来,福州机场业务量快速增长,不断刷新纪录。2015年11月,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跻身全国“千万机场”俱乐部。去年,福州机场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439万人次,开通国际航线20多条。

大协同、大发展!闽东北联手打造交通大格局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福空港供图

  尽管福州机场刚刚进行过二轮扩能,运行机位由36个增至62个,仍然不能满足福州空港未来的承载需求。根据专家组评估,福州机场飞行区和航站区容量将在未来5年左右趋于饱和,预计2030年旅客吞吐量达3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45万吨。

  “二期扩建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把福州机场打造成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对台航空运输主枢纽和国内领先的省会机场、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枢纽机场,对于进一步完善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民航机场网络体系、促进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温世强说。

大协同、大发展!闽东北联手打造交通大格局

  机场高速。张旭 摄

  记者从福州市发改委了解到,目前福州正协同推进莆田至福州机场城际铁路(F2线)、宁德至福州机场城际铁路(F3线)规划调整,并携手南平、宁德、莆田、平潭规划建设“城市候机厅”,闽东北地市内乘客通过城铁可1个小时到达福州机场,全面提升闽东北航空服务。

  而另一条从福州到平潭的铁路——福平铁路,已经从纸面变为现实。为了这座大桥通车,先后有上万名建设者,在海岛坚守6年,成功突破“建桥禁区”,在世界“三大风口”之一的平潭海峡建起了世界首座跨海公铁大桥。

  站在平潭公铁两用大桥平潭一侧,大桥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于平潭的岚雾和碧波之上。眼见这座桥从无到有,中铁建大桥局4标段二分部的项目书记李炳峰感慨万端。第一次见识到平潭海峡狂风浪涌的天气,李炳峰曾暗暗打了个问号,“这咋建呢?”

大协同、大发展!闽东北联手打造交通大格局

  福州—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鼓屿门航道桥合龙,标志着世界最长、我国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胜利贯通。邹家骅 摄

  风大、浪高、流急、岩硬,是建设者面临的重重困难。为了突破禁区,项目部不惜投入创下多个“第一”和“之最”,像世界最大的海上桥梁施工平台,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梁起重船“大桥海鸥”号,海上架桥机等都是为大桥建设量身定制的,前后创新工法200多项,专利申报了12项。

  李炳峰说,扎根海岛6年,他深切感受到平潭人对这座大桥的渴盼。项目部内经常可以看到在外求学、经商的平潭人前来观看这座桥的进展。

  “高铁开起来,平潭发大财!”今年9月,在平潭公铁大桥全线贯通当天,平潭的媒体从业者詹翔宇和同事兴奋不已,挥舞着红旗拍了一个快闪。詹翔宇说,2010年前,平潭岛没有出岛通道,出岛只能靠轮渡,2010年后,平潭南边架起了一座大桥,但进岛仍需要1个半小时,高铁开起来之后,从平潭到福州只要半个小时,到滨海新城不到半小时,通过高铁还能联上全国的网络,无疑给平潭在外发展的乡亲打了一剂“强心剂”。

  “目前福平铁路正在推进电力和站房工程,预计明年10月可建成通车。”李炳峰告诉记者。

  去年,南龙铁路的“环闽”动车开跑,在八闽大地上划出一个“圆”,福建设区市首次封口成形,实现市市通高铁。福建也推出了“全福游、有全福”旅游大环线,把各地的精彩景点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福平高铁建成通车后,平潭的滨海资源也将融入全省旅游大环线,集中推介开发。

  目前,武夷山机场迁建项目已提上日程,浦城通用机场项目进入场址论证阶段,根据航空专家的建议,福州空港可开通支线航班,和省内机场共同做大航空市场,并通过福州机场开通的国际航线,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人物讲述

  黄金水道再现“红色航线”

  郑锵现任福州市海事技术协会秘书长,自1982年进入省交通厅,他亲眼见证了闽江航运从辉煌走向落寞。

  早在古代,闽江航道就是一条黄金水道。解放前,闽江上曾活跃着一支“红色地下航线”,地下党员从台江码头出发,将武器、电台配件、药物、书刊等战略物资和情报送到南平的游击队。上世纪80年代初期,闽江航运依然很发达。郑锵曾经从南平坐着客船到福州,两岸美丽的风光令人流连忘返,但船运比较慢,要走上一天一夜,晚上还要在船上过夜。

  “那时,闽江航运的物资交通量占到全省的60%!外地的物资都要通过这条水路进福州。”郑锵回忆,“水运企业都很吃香,船员收入也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因为公路、铁路的发展,和福建水口水电站的建成,闽江航运急剧萎缩。2016年,低成本、无污染的内河航运重新受到重视,闽江复航、加快江海联运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作为协会秘书长,郑锵也一直为恢复闽江航运努力。去年他花了6个月时间写成了《福州水运史》,今年他还跟福州地方海事部门一起,勘察闽江水道,开发了从台江码头到永泰兔儿山省委旧址的闽江“红色航线”。

  “希望上游的航道完成整治后,这条红色航线能一路开到南平,带动两岸旅游开发。”郑锵说。

  高速通车 茶农打起“旅游牌”

  张美新是莆田仙游县游洋镇村民,2010年,他在当地承包了200亩茶园种植乌龙茶,年产5000公斤干茶。但在当时,仙游县交通不发达,每次采收的干茶拉到茶厂,出去的路弯弯曲曲,客商也不愿意来。

  2012年,莆永高速通车,在仙游设8个互通,使得仙游沿线5个乡镇可上下莆永高速,从仙游到莆田市区,节省了半个小时,前往泉州、安溪等地也更方便了。去年,莆炎高速莆田段仙游互通通车,游洋镇形成17个行政村“村村20分钟上高速”的格局。

  “莆炎高速通车后,从仙游游洋镇出发,只要1个小时就能到福州,在以前,我们每次都要向北到涵江,绕一个弯,前后要3个多小时。”张美新说。

  产品外运的效率提高了,张美新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特别是看到隔壁钟山镇发展旅游搞得风生水起,张美新也心动了,去年又承包了几十亩地搞水稻观光种植。

  “我打算将茶园的环境提升一下,以后可以让游客体验茶叶采摘,或者吸引青少年作为教育研学基地。”张美新说。(记者 楼卫东 陈滨峰 吴金垵 黄戎杰 朱榕 谢星星 莫思予 蒋雅琛)

大协同、大发展!闽东北联手打造交通大格局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