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福建篇:潮涌八闽 帆起东南
下党乡(央广网发 吴圣锦、魏苏熙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率先率领当地人民开启了脱贫攻坚的征程,提出了“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四下基层”和“坚持党的领导”等一系列重要扶贫理念。就在两周前,习近平总书记还给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在信中,总书记提出,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主持人:连线宁德台记者魏苏熙,苏熙,你曾多次到下党乡采访,现在的下党乡都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
魏苏熙:感觉每次去下党都有看到下党的变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交通条件的改善。第一次去下党采访大概是在五六年前,当时的进乡公路还没有修好,现在下党乡开通了5条进乡公路、10条通村公路,铺上了沥青路面,道路平坦舒适。另外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下党变美、变热闹了。沿路的旧民房都进行了翻新,沿岸木栈道也在建设当中,还建起了许多漂亮的民宿、农家乐、茶馆等等,游客也多了起来。在采访村民时还了解到,以前这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机会也多了,大家都愿意回来,扎根自己的家乡。
除了旅游,下党的茶产业也是非常地有特色。这里推出了全国第一个“扶贫定制茶园”,当你定制茶园后,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或回看茶园和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制作到成品包装全过程,利用互联网让藏在深山里的下党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680亩的扶贫定制茶园,让茶农每年每亩茶园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6000元,村财增收10万元以上。
如今,下党乡以绿色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廊桥古民居及红色传承为特色,正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习总书记给乡亲们的回信,也让乡亲们更加坚定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日子越过越红火,走好具有宁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古田会址(央广网发 福建画报社供图)
近年来,福建老区苏区面貌焕然一新,老区人民也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数据显示,福建农村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110万人,到2018年已经减少至465人。央广记者张子亚、福建台记者刘学曾赴福建三明、宁德等地的老区的县市采访,一起通过他们发来的录音报道来了解一下:
“常口村的环境能给我们评价一下吗?”游客:“很美,很美。山美,有水啊,人很热情……”夏日,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青山环抱,游客熙熙攘攘。而在二十多年前,常口村里连个路灯都没有,没有任何产业,村民只能种着一些水稻、烟叶,守着青山绿水过着穷日子。
1997年,习近平同志来到这个小村庄调研,多年来,村里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引进企业,发展了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消化了剩余劳动力,带动了村民致富发展。常口村村支部书记张林顺:“当年的村财不足3万,今年突破100万。”
近年来福建省重点加大了对苏区老区各类政策的倾斜扶持力度,制定实施了《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引导老区苏区村在摆脱贫困同时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个污染太大对这个环境不好,就不养了。”说话的人叫雷廷霖,是福安坂中畲族乡后门坪村村民,他如今是村里的种茶大户。不过之前他却是村里的养猪大户,一年能收入十多万,但是考虑到生态保护,雷廷霖还是很主动地处理了自己养的100多头猪。“向其它方面去发展啊,转型,要随着我们党的政策方针去考虑。”
转变发展思路后,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开始种水蜜桃。村民雷奶薪成了村里种水蜜桃第一批带头人。“去年产量大概达到10万斤左右,赚几万块钱,国家优惠政策很多。”
后门坪2015年起引进果树栽培、蔬菜种植等扶贫项目,并连续数年举办畲族会亲节吸引游客,走上特色产业加乡村旅游畲族文化的发展路子,种植茶叶、毛竹500多亩、水蜜桃和甜蔗近100亩。2017年后门坪村实现脱贫摘帽,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
如今,在政府的持续支持下,福建老区苏区实现了通快铁、通高速和所有乡镇宽带网络入户,面貌焕然一新。
福州“福道”(央广网发 福建画报社供图)
从当年的绝对贫困成为如今的小康富裕,70年来,福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福建的GDP达到3.58万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2800多倍。
从经济落后的海防前线走向全方位开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正成为对接世界的窗口。海洋文明滋养不凡气度,这里有国富民强的历史担当,也有民族复兴的家国情怀。一湾海峡挡不住乡愁,与台湾隔海相望的东南大地,已站在两岸融合发展的最前沿。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永不服输的福建,敢拼会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擘画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宏伟蓝图。在总书记提出的新福建建设宏伟蓝图的指引下,福建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如今,一个高素质、高颜值的新福建正在崛起。让我们共同期待,福建更加清新、美好的明天!
本期直播监制:梁悦、洪波、周步恒;
责任编辑:杨宁、解朝曦;
撰稿:张子亚;
记者:彭建军、万存灵、陈庚、马宁、林露、高蓉、刘学、陈雪玲、陈静、魏苏熙、唐龙波、钟爱华、黄琼娥、陈琪、杜儒昭。
鸣谢: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新闻广播、福建画报社、宁德人民广播电台、新福建、海博TⅤ、东南网。
相关新闻
- 2019,这样的福建有点“帅”(2020-01-02 10:22:05)
- H5 | 今天,一起来看看这份超燃的福建答卷!(2019-11-02 11:48:22)
- 牢记嘱托践于行 不负使命谱新篇(2019-11-02 00:29:34)
- H5 | 沿着总书记足迹 看新福建发展(2019-11-01 08:56:16)
-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进】画出新福建的最大同心圆(2019-11-01 08:56:07)
- 一起夸夸福建这五年的变化!(2019-10-29 18:03:14)
- “动”数据告诉你,福建人的1800多天去了哪儿(2019-10-28 23:52:17)
- 福建:六区叠加,发展迈向高质量(2019-10-28 23:12:18)
- 我登上了卫星,我看到了这五年的福建(2019-10-25 11:47:45)
- 2018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揭晓(2019-10-14 17:53:55)
- 我省实施“讴歌新时代 记录新福建”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2019-10-13 21:29:42)
- “标准化+”引领福建走向高素质高颜值(2019-10-13 10: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