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福建篇:潮涌八闽 帆起东南

2019-08-19 08:22:58  来源:央广网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福建篇:潮涌八闽 帆起东南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央广网发 俞松摄)

  央广网福州8月18日消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70年来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

  70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直播《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带您一起走遍祖国大地,重温历史,对话未来。

  今天第28期特别直播“潮涌八闽 帆起东南”,我们一起走进美丽清新的福建。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福建篇:潮涌八闽 帆起东南

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央广网发 叶义斌摄)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一首熟悉的《爱拼才会赢》,不知道有多少人一提到福建,就会想到这首歌曲。敢拼会赢,是福建人最为独特的烙印。

  2017年9月3日,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厦门是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的城市。“30多年春风化雨,今天的厦门可以说也是脱胎换骨,凤凰涅槃了。它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投资也是并驾齐驱,海运陆运空运通达五洲。今天的厦门也是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厦门地处福建的南部,称为闽南地区,这里人常爱讲一句话:爱拼才会赢。这其中蕴含着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厦门这座城市的成功实践,折射着13亿多中国人的自强不息这样的一种奋斗史。”

  “高素质、高颜值”,这“双高”既是对厦门的肯定,也是对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今天的福建之行,咱们就从厦门开始。

  “碧波环抱的鼓浪屿、风景清新的环岛路,这里,大海与城市交相辉映。依海而建的楼群、韵味绵长的古厝。这里,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这里,正在打造开放发展的新高地。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从默默无闻的海滨小城到国际知名的魅力之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厦门敢闯敢试,革故鼎新。凤凰木火红繁茂、白鹭鸟一飞冲天。新时代,海上花园奏响华美乐章”。

  “鹭岛”厦门这里千年浪涌,潮涨风起。当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扬帆出港,历史的坐标就将厦门定位为中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曾经偏僻的海防小城,在改革开放中破浪前行。

  1985年,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这年夏天,习近平同志到福建工作,第一站就是厦门,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分管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机制体制、组建和初创厦门航空、探索建设自由港、推动成立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领导制定纵跨十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习近平同志在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与广大经济特区建设者并肩奋斗,开启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生动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0多年前制定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海上花园”风貌,实现城景交融、自然人文有机统一。

  “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今天,我们在厦门漫步,可以看到海天风光与历史建筑相映成趣,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今年5月,央广记者陈庚、马宁在厦门的“海水湖”和“地下城”蹲点近一个月,让我们跟随记者,感受厦门这座城的蝶变之路: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厦门风景秀丽,气候怡人,是中国著名的海上花园。”一年多前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点赞厦门,让这座城市的高颜值、高素质更加深入人心。

  许多来过的朋友都说 “厦门真是天生丽质”,而通过蹲点采访厦门的“海水湖”和“地下城”,我和同事马宁看到了厦门天生丽质的另一面。

  在厦门岛西侧,中国最大海水人工湖筼筜湖碧波荡漾,与它一闸之隔的厦门西海域潮水正高,正是每天两次利用潮差引海入湖、搞活水体的好时候。随着闸门缓缓抬升,上百只蹲守在堤岸上的白鹭轮番“凌波微步”,看准时机,用力衔住跃出水面的鱼儿。早已等待在此的摄影发烧友们兴奋不已,“长枪短炮”拍个不停。

  “鸟多了!这些本来应该是候鸟,现在变成留鸟了。本来是现在要飞到其它地方去的,现在它留住了,说明好啊!”说话的老黄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在他眼里,筼筜湖如今是观鸟拍鸟的胜地。然而上世纪80年代,这里却是“臭”名远扬的“龙须沟”。

  上世纪70年代,厦门市围海造田,筼筜港从此变成基本封闭的内湖,城市污水大量排入,湖水变黑发臭、鱼虾白鹭绝迹。

  1988年3月30日,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30多年来,厦门市遵循习近平同志确立的工作方针,先后对筼筜湖进行了四期大规模综合整治,筼筜湖终于从黑臭死水,蝶变为城市“绿肺”。

  “对面就是白鹭岛……”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技术质量科副科长徐向伟,就是这段历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白鹭岛原本是由湖底清理出的淤泥堆填而成的小岛,他还记得自己当年和同事们深一脚浅一脚、在岛上淤泥里种植红树林的情景:“我们那时候脚一踩下去,然后整个陷下去,还是自己用手拔着脚一步一步这样子挪。跟插秧作业也是差不多。”

  如今,整个筼筜湖区已种植了大约2.6万平方米的红树林、半红树林植物,70多种鸟类和60多种游泳生物在这里安家,中华鲎等珍稀物种也陆续出现,让这座海水湖赢得厦门城市会客厅的美誉。

  如果说筼筜湖像“翩若惊鸿”的仙子,为厦门岛看得见的美增光添彩,在厦门跨岛发展中与岛外新城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几十公里长地下综合管廊,则像是“深藏功与名”的侠客,默默支撑着这座城市健康成长。

  与想象中阴暗潮湿气味大的地下通道不同,地下综合管廊堪称一座宽敞整洁的“地下城”。整个管廊高约3、4米,宽近8米,人在里面一点也不觉得憋闷。电力、通信、供水等各类管线分层铺排,就像楼上楼下的邻居。利用物联网技术,运营单位可对管廊进行24小时智能化管理,工人们开着电瓶车,就能完成对全线市政管道的巡检。

  “海上湖”的蝶变和“地下城”的生长,只是厦门70年奋斗历程的两个缩影,却折射出这座城市面子和里子内外兼修的坚守与创新,也是它不断迈向高颜值、高素质的“通关密码”。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