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发!慢阻肺早期咳嗽咳痰症状极易被忽视
今天(15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呼吸就是生命——尽早行动”。旨在强调早期肺部健康、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冬季也是慢阻肺的高发时期。慢阻肺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等到有明显症状时,病情往往已比较严重。
慢阻肺,全名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活动时憋喘,重者会出现口唇发青、浮肿、稍动则喘憋,甚至于长期需呼吸机维持呼吸。因此,慢阻肺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在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约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年龄越高,慢阻肺患病率越高。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施焕中:慢阻肺它首先是一种慢性气道性的疾病,它除了跟个体因素有关,还有气候等等影响变化还是很大。这个病在冬春季节发病比较多,再加上个体的差异,年纪越大,可能受到慢性炎症刺激就越多,再加上年纪大以后抵抗力有所下降。
医务人员介绍,环境因素在慢阻肺发病中起主要作用。长期吸入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引起肺脏慢性炎症反应,最后导致慢阻肺发生。其中,常见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包括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生物燃料烟雾等,此外,慢阻肺的发病也包括个体易感因素在内。
慢阻肺跟哮喘不是一回事
由于慢阻肺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关系密切、症状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人认为,慢阻肺跟哮喘、肺气肿等是一回事。事实是这样吗?我们再来听专家的介绍。
专家介绍,慢阻肺通常会误认为是哮喘、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类似的疾病。但慢阻肺主要强调气流受限,即胸闷气短、呼吸费力这方面的症状。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咳嗽、咳痰症状,如果每年咳嗽3个月以上,连续2年以上就可以诊断。肺气肿主要强调肺形态改变,包括气腔扩张、气管结构破坏等。与慢阻肺类似,哮喘也是一种气流受限的疾病。但哮喘的气流受限具有明显的可逆性,患者在不发作时基本正常,这一点与慢阻肺不同。专家强调,慢阻肺的早期症状容易被忽略,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通过肺部影像检查,也能够明确长期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发病原因。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施焕中:除了结合他的病史,真正能够诊断慢阻肺的所谓金指标,就是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检测我们主要是有一种指标叫用力肺活量,我们截取第一秒吹出来的气量,和他的预测值相比,如果达到一定的下降的比例,我们就可以诊断慢阻肺。
目前还没有药物或手术能根治慢阻肺。慢阻肺治疗目标为减轻当前症状、防止疾病进展、防止急性加重。建议患者长期、规律用药,千万不可自行停药。
吸烟是慢阻肺的最大风险因素
目前,以慢阻肺为首的慢性呼吸疾病,已经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等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列为全球“四大慢病”。慢阻肺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其中,吸烟是慢阻肺的最大风险因素。
慢阻肺是一种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随着急性加重的次数增加,肺功能逐渐减弱,出现气短加重,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公认吸烟是慢阻肺的最大风险因素,且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小,慢阻肺发病风险越高。统计显示,至少95%的慢阻肺患者是吸烟者,吸烟者中约有10%~15%会患上慢阻肺,戒烟是慢阻肺防治的重要环节。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王政:烟草当中有很多的有害物质,包括尼古丁,都会造成气道的慢性的炎症,这种慢性炎症损伤长年累月,吸烟越多时间越长,那么患慢阻肺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大。
- 老伯“蓝嘴唇”一活动就气喘 原来是患上肺动脉高压(2023-11-15 09:28:30)
- 进入疾病高发期 怎样预防很关键(2023-11-15 08:16:21)
- 国家卫健委:我国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多种疾病交织叠加(2023-11-13 15:10:33)
- 一周接诊多例,天冷后高发!福建医生提醒:这种病致死率高(2023-11-12 16:01:53)
- 猛地一冷 这几类疾病要当心(2023-11-12 08:27:03)
- 小男孩一吃水果就呕吐 基因检测查出果糖不耐受(2023-11-11 09:23:23)
- 阳性!福州已有人中招!(2023-11-07 14:50:44)
- 今日辟谣(2023年11月3日)(2023-11-03 18:15:15)
- 福建近期多发!传染性强,一旦感染终身携带!(2023-11-03 15:29:28)
- 多地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警惕流感和支原体肺炎叠加风险(2023-11-03 09:08:20)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