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左海会客厅|林容生:故园山水梦中诗

2024-08-22 08:51:49来源:福州日报

本期嘉宾

林容生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福建省画院院长、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林容生,一位从姓名到艺术作品都带着“福州标签”的画家。

容生,含“榕生”之义。这位生于榕城的画家在东南沿海这座清新隽秀的文化名城滋养中,立下了创作志向。

林容生最常画的主题,亦是他生活过的故乡。在他的笔下,福州的三坊七巷、八闽的村舍山水,稚拙中见朴素,平淡中有天趣。

于笔墨丹青中见画意,在描绘八闽大地的自然风光时,他也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从自然之境得画境之妙,数十年复兴传统青绿山水,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了现代转换,探索“青绿山水”的现代化形式,其独创性的风格、个人艺术语汇深受画界和藏家喜爱。

一路走来,林容生获得大小奖项不计其数,作品的价值,以及其在画坛的影响力年年攀升。但是对于这些,林容生并没有过多在意,他始终坚持着内心的追求,用心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林容生在创作中。

故园怡情 墨染山水

提笔、蘸墨,恣意纵横;点染、勾勒,青绿交叠……走进中国国家画院林容生画室,在茶香与墨香中,我们得以近距离观赏大师的画作。林容生的画总是流淌着静谧,他笔下的山水图景似能带人进入一个真实而又宁静的世界。在他的作品中,古民居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望着画中熟悉的白墙黑瓦,我们的思绪也随着目光,飘进了林容生记忆中的三坊七巷。

林容生自小在三坊七巷长大,那里留下了他儿时的梦和成长的记忆。林容生外婆的祖父曾是清朝进士、藏书家,家有藏书十万卷,家族内有很多亲戚喜欢写字画画。小时候,外婆常带他去走亲戚,陶冶情操。学生时期,由于课业负担不是很重,他接触到了黑板报宣传,慢慢地对绘画产生了兴趣。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被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录取。

坊巷的草木瓦砖,也滋养着林容生的才、气、习、养。林容生自小生活在坊巷的古民居里,因为房子有些年头,已微微倾斜。在他的记忆里,家中南面的窗对着别人家的后花园,透过这小小的窗口,便能欣赏和感受生命在大自然之中一年四季不同的韵致与情境。从东边的窗子望出去,不同斜面的大屋顶一片连着一片,错落间嵌着曲线流畅的山墙有节奏地起伏,形成了线与面、静与动的对比与和谐。

故乡,对于林容生来说,不仅是生养之地,更是创作的艺术原乡。“我的画中,经意或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情趣和感觉,不能肯定是不是由于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但我想总是有些关系的吧。”

从坊巷走出的林容生,内敛而不张扬,平实而不做作。与其他钟爱名山大川的画家不同,他刚开始画山水画时,就更喜欢着墨于具有生活气息的景观,而三坊七巷就成了他写生的首选。画于1999年的《逝去的风景》系列,画于2000年的《三坊七巷2000》系列,都是他对三坊七巷进行文化思考的结晶。

不仅是三坊七巷的民居,林容生也把画笔伸到福建更多的地域景观中——闽北的村舍小景、闽西的土楼……这些景致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个视觉符号,成了他画作中的重要部分。2009年,林容生离开福州前往北京到中国国家画院任职,但他对家乡的关注一直在,创作一直在。

“家乡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一抹白墙黑瓦。”说话间,林容生端起手边的茶,轻抿一口。离开家乡数年,他依然保持着喝茶的习惯,悠然茶香中,是对家乡不变的思念。

林容生的作品《家园》。(纸本水墨设色,180x96cm,2008年)

醉心青绿 情寄自然

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坛,林容生稳占一席之地。

纵观中国山水画发展史,青绿山水是比水墨山水更古老的一种绘画传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观赏价值。

青绿山水画是林容生尤为擅长的领域。在他所绘制的青绿山水作品中,可以看到重峦叠嶂、江河奔流,村落里的人来人往,一派和谐的景象。“面对他的山水,总是让人满目明澈,一股清爽气息拂面而来。”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如此评价道。

1982年林容生从大学毕业,不久后遇上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八五新潮”。那段时期,整个艺术界百花齐放,大家都在渴望一种新的、不同的艺术视角与不同的艺术思维,还有不同的艺术表现。

年轻的林容生正处于思想最活跃的阶段,他开始对一些传统的表现形式进行改进与探索。他下功夫精研中国山水画史,对青绿山水深入思考,一边传承中国古典青绿,一边大胆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突破传统的程式与色彩,把工与写、墨与色、古意与新意玩到极致,在现代青绿山水图谱中,创造出不与人同、不与古同的独特艺术风格。

画青绿,考验画家对自然的审美,更考验画家的色彩运用。1991年,他开始有意识地把色彩作为作品的重要形式因素之一,尝试在画面上渲染光的幽微。“以国画颜料作画,要厚重,又要明快干净,还要高雅。”他常常选择一两种色彩作为画面的主基调,用“单纯”来烘托意境氛围。画中的白墙矮屋,三两枯枝,苍茫中又见灵动生气。

看过林容生的画,你会被迎面而来的清新自然所震撼。他将视点聚焦在对自然的写真上,同时,也在创作中逐渐建立明确的主题意识。“我想去表现这种人与自然的关联,不总是那种‘高山仰止式’的敬畏,而是在作品中努力呈现出亲切感。”这种亲切感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并不多见。

从1989年开始,林容生斩获各类全国性的美术比赛大小奖项,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被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现代山水画库》等大型画集,这是很多艺术家难以获得的殊荣。但他并没有过多在意这些身外之物,在事业成功后,他依然有很长一段时间留在故乡,去到他喜欢的乡村田野中。

林容生喜欢外出写生,乡村风景对于他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在描绘自然时,他将汩汩暗涌的自然情结赋予笔下的一景一物,从自然之境得画境之妙,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照见真实的自我。

“林容生没有生搬硬套地复兴传统青绿山水,而是融入了西方绘画的用色、写生透视等效果,将传统与当代视觉较好地糅合。”在同样有过在南方生活经历的著名画家方土看来,他的绘画语言清新浪漫,带着南方山水的氤氲与温情,既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

正如其所言,此时,林容生的青绿山水不单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而是像传统的文人画一样,加入了主观情思,是在画青绿,更是在画自我追求。

林容生的作品《三坊七巷》。(绢本重彩,40x40cm,2006年)

守正创新 笔绘时代

当代艺术应该追求高雅,还是通俗?林容生在创作中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于通俗文艺中提炼出时代精神,于高雅文化中体现梦想追求。

在“守正创新——2023年度中国国家画院学术作品展”上,林容生有多幅作品展出。在他的画作上,总是题有一首现代小诗,诗歌细腻真挚,有着宋词一般的节奏美感,娓娓道出他的山水襟怀。这样的小诗,让他的作品变得亲近可爱,更容易被大众看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既对传统文人画进行创新,又在新时代中延续了“诗与画”的伟大传统。这在当今画坛是鲜见的,许多人评价,林容生创造了传统文人画语言的“白话”。

在画作上题字需要画家具备扎实的书法功底。林容生一手抓画笔,一手抓文笔,两支笔在他手中驾驭自如。而其书法风格亦是别具一格,体现了浪漫不羁的情性。这些,也得益于儿时的成长经历。

林容生上初中二年级时,就经人介绍到福州艺坛耆宿谢义耕先生门下学习书法篆刻。在制印领域,他也下足了功夫,青年时,曾篆刻过1000多方印章,在无形间学会了更好地掌握空间布局。这些爱好,都为其创作孕育了更多可能性。

“绘画是一种创作活动,其中‘创’是最重要的。在当代,能够在作品中保留中国画传统精神的形式延续,又能够符合时代的特征,并且体现一个画家创作的精神和力量,我觉得这应该是构成此时期山水画审美的重要基础。”林容生说。

如今,林容生的写生对象早已跳出故乡,他的创作足迹遍布祖国和世界各地,但其作品始终带有故园的烙印,保持着自己对时代精神的思考。“我希望青年人在艺术创作时,多从生活出发,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对于后来者,林容生寄予了这样的期望。

(记者 林榕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船政处处有故事——舵轮篇》
《船政处处有故事——舵轮篇》
绝美同框!福州彩虹和夕阳浪漫共现
绝美同框!福州彩虹和夕阳浪漫共现
AI里的福州:处暑——暑消禾丰 邂逅清秋
AI里的福州:处暑——暑消禾丰 邂逅清秋
《风从海上来》
《风从海上来》
福州房产频道
时间定了!福州这场活动“冰冰”有礼了!
时间定了!福州这场活动“冰冰”有礼了!
专题推荐
“有福之州 向海而兴”2024年短视频大赛
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节
【网络中国节·七夕】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防抗台风“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