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闽侯扬名于北方 六锦紫竹“拔节成长”记
生长在闽侯深山,扬名于北方乐器圈——
六锦紫竹“拔节成长”记
7月1日,从北京返榕的闽侯大湖乡六锦村村民陈行辉刚下飞机,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他精心种植的那片紫竹林里。“最近天气热,到了紫竹生长的关键时期,可得看护好了。”烈日下,陈行辉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珠,仔细查看每一根竹子的长势。
陈行辉父亲陈光用传统技艺校直紫竹。记者 林双伟 摄
每年6月27日至30日举办的北京国际乐器展,是陈行辉必去参加的“保留曲目”。“4天的展会,见到了不少老朋友,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陈行辉欣慰地说。
原始的育竹卖竹,不仅产品附加值低,而且销路有限。提高竹子附加值,让资源产出更多经济效益,六锦村开动脑筋,将目光放到了紫竹加工上。
新鲜的紫竹在火焰的炙烤下会逐渐变黑,但经过旋转烘烤、擦拭、涂抹蜂蜡等多道工序后,又变得光泽无比,仿佛重获新生。小小的紫竹,“摇身一变”做成京胡后,身价涨了数十倍,不仅成为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助力一个偏远山村唱响了一曲乡村振兴之歌。
上北京 让紫竹被更多人“看见”
“京胡是京剧艺术的主要伴奏乐器,紫竹是制作‘京胡担子’的主要原材料。”陈行辉说,很多民族乐器都以紫竹为主要原材料,小尺寸的紫竹做葫芦丝,稍微粗一些的做笛子和箫,但利润最高的是做京胡的紫竹。
“清嘉庆年间,京胡制作就开始选用闽侯的竹子。”天津市非遗传承人、京胡制作名家宋家维一辈子痴迷京胡制作,为了选到上好的紫竹,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和闽侯的紫竹“打交道”。
“那时候年轻,为了找到上好的紫竹,经常在深山老林里寻觅。”宋家维告诉记者,六锦村的海拔、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紫竹生长,竹农们管理也很细致,这里是他购买紫竹的首选地。
虽然六锦村有近百年种竹史,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信息不畅,加上早期竹农们各自为战,只出售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紫竹的价格一直上不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紫竹的村民日渐稀少,只有陈行辉的父亲陈光一直在坚持。
从小在竹林中长大的陈行辉,跟多数年轻人一样,走出村庄施展拳脚。他在外地从事过农资、电器的销售,收入也很可观。但眼看着曾陪伴自己成长的紫竹林杂草丛生,尽显荒芜之态,再想到父亲多年来的坚持,陈行辉心中五味杂陈。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能为家乡的紫竹做些什么?是否能让这片竹林重现生机?
守在村里固步自封肯定行不通。陈行辉决定走出去,去更大的世界寻找机会。2015年,陈行辉听说北京有国际乐器展,便和父亲扛着400多根紫竹去了北京。让他惊喜的是,刚到展会现场,两袋紫竹就被一“抢”而空。“当时不懂市场价,在北京一根紫竹可以卖100多元,我们几十块钱就卖掉了。可即便如此,当时村里一根紫竹才卖3块钱,在北京的销售价格已经翻了10多倍。”
访名师 让紫竹在圈内闯出名气
“这些竹子好在哪里?”虽然竹子被抢购一空,但在北京乐器展上,面对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的疑问,陈行辉却回答不上来。老师傅的话,也让陈行辉意识到,自己只懂怎么种紫竹,但对紫竹在乐器制作中的要求和标准一无所知。他还发现,村里祖祖辈辈种植紫竹,却从未有人对此深究。
此后,陈行辉每年在参展时,都会积极向现场的制琴师傅请教,甚至虚心地前往山东、天津、河北、上海等地,拜访当地有名的制琴师傅,深入了解乐器制作对紫竹的特定要求。
渐渐地,陈行辉种出来的紫竹在“京胡圈”里打开了市场,闯出了名气,得到越来越多京胡制作老师的青睐。洪广源派京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京胡制作师武乐峰在2003年的北京国际乐器展上和陈行辉相识,后来一起合作十几年,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小陈特别实在,是个干事的人,我们做精品琴选材很严格,要求竹子材质要瓷实,演奏出来的声音才好听。我们提出想要什么样的紫竹,哪怕就算是一根,他都会费尽心思去找,直到找到我们满意的为止。”武乐峰说,一般单节长37厘米至43厘米的紫竹,是制作京胡杆的上乘之选,且每节规格都有特定要求,“我们信赖小陈这样好学、实干、诚实的人,他供应的材料我们放心。”武乐峰说。
拓市场 让紫竹挑起振兴“担子”
紫竹的销路打开了,陈行辉也没有忘了村里的乡亲。“以前是中间商来村里收竹子,再转手卖给乐器厂家,竹农获利微薄。”为此,陈行辉积极推动成立六锦边洋竹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对村里紫竹进行收购。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竹农收入,还搭建起与乐器厂家直接沟通的桥梁,帮助竹农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策略,提升紫竹品质与产量。
“没有合作社时,竹子一根只能卖两毛钱,销路还无法保证。合作社成立后,每根收购价达到1.5元,部分品相好的紫竹,经大师加工制作后,能卖到几百甚至上千元,大大提高了竹农们的收入,其中一户最高年收益将近20万元。”六锦村党支部书记陈华说。
“南竹北销”的同时,六锦村也吸引了一波波北京、山东等地的京胡手艺人来村里考察、采购。“这些京胡制作老师每年10月都会来六锦村住上一段日子,实地挑选好竹子,也来体验南方山村的悠闲生活。”陈行辉说,南北方的地理差异让来到六锦村的客人对挖竹笋和宁静的乡村生活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让村里看到了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的希望。
“我正在摸索如何用竹子制作快板等,不断开拓新市场。”陈行辉说,借助六锦村的茂密竹林和绿水青山,他成立了家庭农场,进行生态养殖、紫竹种植、高山云雾茶销售,尝试开拓依竹而生的新业态,描绘一幅“小竹子、大产业”的山水画。(记者 谭湘竹 谢星星)
- 晋安鼓山镇举行第二届后屿线面技能大赛(2024-06-27 22:18:55)
- 林忠平:手工糕粿店年销10万斤(2024-06-18 08:10:22)
- 福宝,闪亮登场!(2024-06-12 11:45:42)
- 【网络中国节•端午】罗源这个小学走进敬老院传递爱与温暖!(2024-06-11 15:40:19)
- 【网络中国节·端午】罗源畲族村“五节粽”上央视(2024-06-10 08:41:40)
- “繁花”绽放在东方 传统旗袍盘扣走进生活焕发新光彩(2024-06-10 07:37:53)
- 【网络中国节·端午】闽侯“龙舟村”新鲜“龙舟事”(2024-06-09 09:22:51)
- 【网络中国节·端午】闽侯方庄村:龙舟村老树发新枝(2024-06-09 08:35:55)
- 龙龙龙龙龙龙!福州进入“龙舟时间”!(2024-06-07 19:09:29)
- 到街区、学校传授非遗技艺 陈君锟:用软木画讲好福州故事(2024-05-22 08:21:28)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