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网络中国节·端午】闽侯方庄村:龙舟村老树发新枝

2024-06-09 08:35:55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谭湘竹 林双伟

【网络中国节·端午】闽侯方庄村:龙舟村老树发新枝

6日,在阵阵爆竹声中,闽侯南通镇方庄村一条30多米的新龙舟顺利点睛下水。

方庄村制造龙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近年来,村子每年造出的200多条龙舟,被发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作为龙舟文化村,方庄村的龙舟制作技艺出现哪些新变化?如何让千年龙舟划出新姿态?日前,记者走进“龙舟村”,感受古老的龙舟制作技艺开出的“新枝”。

【网络中国节·端午】闽侯方庄村:龙舟村老树发新枝龙舟工厂内,匠人挥舞着斧头给龙舟塑形。记者 林双伟 摄

创新传承 技艺更精

每年端午节前,是方庄村匠人们最忙碌的时候。走进“龙舟世家”方绍晃家的制船厂,近10条正在制作的传统龙舟在车间整齐排列。匠人们忙碌地用机器切割打磨模板,涂抹清漆,每个步骤都十分专注、细致。

“今年的订单稳步增长,大部分来自江西、安徽、湖南、江苏等省份。”作为龙舟世家的第三代传承人,年过七旬的方绍晃19岁起便投身龙舟制作,如今已成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庄龙舟制造技艺(闽侯县)”的代表性人物。“方家从清末开始造船,历经百年,至今依然保持着传统工艺的精髓。”方绍晃说,保持传统技艺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让老树发新枝、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是方庄龙舟能够沿袭百年的秘诀。

为了确保竞赛型龙舟重量更轻、划得更快,方绍晃等龙舟匠人每年都会到湖南、广东、江西等地学习造船技艺,集众家所长,同时跟踪了解客户反馈,根据客户需求和建议不断改进技术。

“竞赛型龙舟不同于传统龙舟,它对速度的要求更高,这就需要我们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方绍晃说,他们设计生产的龙舟工艺精细、船型线条流畅、船头破水快、船尾消水好,助力多个龙舟队在竞渡中拔得头筹。

让龙舟不局限于端午节竞技使用。方绍晃和他的团队在保留龙舟传统船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新船型的开发,推出休闲娱乐型龙舟。

记者看到,新型龙舟保留着传统龙舟的所有元素,只是船体更大、更宽,提升了游客坐龙舟的舒适度。“目前,这些新型龙舟已经成功下水,在市水务集团的内河游线路中,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方绍晃说。

跨界合作 划出新姿

今年,方庄村龙舟在端午节“有了一个大动作”!奶茶品牌霸王茶姬联动非遗传承人方绍晃,把龙舟艺术与茶文化巧妙融合,打造出一条“霸王茶姬号龙舟”。

“今年端午节,霸王茶姬品牌和我们合作,订制了两条龙舟,其中一条已经交付。”方绍晃说,此次制作的龙舟按照福州传统龙舟尺寸的50%比例打造,造型十分精巧。

记者看到,这条龙舟长约9米,舟身狭长,图案、纹样设计采用红色、紫色、金色等鲜艳色彩,并巧妙融入了茶文化元素。“茶文化和龙舟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这种跨界融合与创新,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绍晃说,近期,他还将与征途IP跨圈合作,推出征途龙舟实物,以更多细节来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方庄龙舟的创新还不止于此,近年来,依托龙舟技艺,方庄村开发了系列龙舟文创产品。“当时镇上的华侨回国,想把家乡的龙舟纪念品带到海外,但他们提出龙舟的体积庞大,携带十分不便。”于是,方绍晃开始尝试制作龙舟模型,小巧精致的文创产品不仅便于携带,还能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龙舟文化的魅力。

拥抱新媒 扩大影响

方绍晃的侄子方剑伟,是新一代龙舟技艺传承人,他尝试将龙舟制作成模型进行推广。经过几番尝试,设计出长约2米、造型多样的“龙龙仔”,受到了许多龙舟爱好者的喜爱。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龙舟制作,方剑伟还把记录龙舟模型制作过程的短视频发布到新媒体平台,收获不少年轻粉丝。

在方剑伟看来,福州的龙舟文化氛围愈发浓郁,龙舟文化承载着一代代福州人的记忆。每年,方绍晃的龙舟厂都会迎来数百名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方绍晃坚持把龙舟文化送到校园和社区。“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他们来到工厂后会参与到龙舟制作的各个环节中,感受这项非遗的独特魅力。”

在接待高校学子研学的过程中,方绍晃也会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从中寻找合适的人才,为龙舟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如今,方庄村的几家龙舟制造厂比较分散,各自为战。为促进村里龙舟企业抱团发展,南通镇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成立了龙舟协会,运用“支部+合作社+研学”模式,结合方庄村700余年传统龙舟文化进行研学路线开发,通过看龙舟福船制造过程、听传承人讲述龙舟故事、做彩绘手工龙舟,让参与者深度体验龙舟文化魅力。

“我们特别欢迎那些热爱摄影的学生加入研学团队,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龙舟制作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制作成视频短片,为方庄龙舟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龙舟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挖掘和传承龙舟文化,让这一传统工艺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南通镇宣传委员丁友利说,南通镇通过校地合作模式,与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合作设计龙舟文创产品,开发特色龙舟制造文化IP,吸引大量年轻人加入到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中。(记者 谭湘竹 实习生 李玮)

【责任编辑:滕一郎】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令人惊喜!”今天,美国青年被这些中国特色迷住了……
“令人惊喜!”今天,美国青年被这些中国特色迷住了……
完善排尾红星地块路网!台江一道路27日开放通车
完善排尾红星地块路网!台江一道路27日开放通车
青年集市亮相 众多非遗项目精彩上演
青年集市亮相 众多非遗项目精彩上演
梅雨季的惊鸿一瞥 福州上空出现彩虹
梅雨季的惊鸿一瞥 福州上空出现彩虹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成立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成立
专题推荐
“青”爱的鼓岭——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