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当“名医” 沈建刚:我给钢管做“B超”
在连江渤海石油装备福建钢管有限公司里,有位业内“名医”,无论“患者”有何内伤,他都能精确诊断出来——这些特殊“患者”就是公司生产的钢管,这位“名医”就是技术质量部副部长沈建刚。近日,记者采访了这名“70后”工匠。
沈建刚(右二)在分析扫描数据。受访者供图
“简单来说,我日常的工作就是给钢管做‘B超’。”沈建刚仔细解释道,正常生产出的大批钢管出厂前需要质检,但钢管内部的问题肉眼难以发现,这时候就需要“无损探伤”技术的介入。
“无损探伤就是在不伤害产品内部结构和外观的同时,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做扫描检测。”沈建刚介绍,具体作业时需要用探伤仪寸寸扫描钢管,速度、范围要控制得非常精准,当一段段动态波形在显示屏上出现时,再根据波形的高低、频率,分析出钢管各部位中,小到微米、大到厘米的缺陷。
扫描时,沈建刚始终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上的波形,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一旦发现异常,他便采用环绕、转角、上下等扫查方式进行精确定位,将每个缺陷的类型、位置、大小一一标注清楚,并及时切除替换,保证每一根钢管的高质量。
“我们公司每年大概卖出5万多吨钢管,因为大家努力把关,钢管质量业界闻名。”沈建刚自豪地说。
沈建刚1993年入行,最初是一名普通焊工,在基层岗位上磨砺多年,而后才转岗成为无损探伤员。“转岗时,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那时候我没日没夜地恶补。”沈建刚回忆道,因为他是从基层做起,了解焊接的工艺方法、缺陷形成以及内路结构等,这为他掌握、研究无损探伤学问打下扎实基础。
通过“传帮带”,他带领出一支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生产骨干队伍。“我告诉所有新人,要牢记勤、学、思、钻四个要领。”沈建刚表示,学习无损探伤,每天积累一点,厚积薄发,才能将事情做到极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事情用心做,才能成为专家。”
不少人评价他“有老黄牛般的犟劲”,每当遇到技术问题,沈建刚二话不说,带着几个徒弟一头扎进去,以身作则,刻苦专研,问题不攻克决不罢休。有时他会迸发灵感,立刻将解决思路分享给大家,进行一场头脑风暴,许多技术难题很快被攻克。
多年来,通过不断创新,他带领团队发明了多项专利,解决了不少实际生产难题。(记者 蓝秀楠 通讯员 吴其法)
- 10项数字海渔领域科技成果找到“婆家”(2022-07-17 07:58:42)
- 连江:掘金数字蓝海 打造最强大脑(2022-07-16 08:18:47)
- 福州大学博士实践团调研化工企业 应对“双碳”转型升级(2022-07-15 21:35:55)
- 示范店、五星级……今天,这些企业和单位获表彰(2022-07-15 19:04:52)
- 泉州市累计推广应用数字化生产线1000条(2022-07-15 10:22:10)
- 连江综合执法中心守护老人“钱袋子”(2022-07-15 08:33:04)
- 连江:茶旅融合好风光 靠山吃出新滋味(2022-07-15 08:00:32)
- 福建首次开展省级品牌价值评价 结果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2022-07-14 09:23:47)
- 福建与德国友城通过视频连线对接数字与绿色经济合作(2022-07-14 08:51:48)
- 福州鼓楼:产业创新加“数”奔跑(2022-07-14 08: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