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日报记者 楼卫东 陈滨峰 吴金垵 黄戎杰 朱榕 谢星星 莫思予 蒋雅琛
郑锵现任福州市海事技术协会秘书长,自1982年进入省交通厅,他亲眼见证了闽江航运从辉煌走向落寞。
早在古代,闽江航道就是一条黄金水道。解放前,闽江上曾活跃着一支“红色地下航线”,地下党员从台江码头出发,将武器、电台配件、药物、书刊等战略物资和情报送到南平的游击队。上世纪80年代初期,闽江航运依然很发达。郑锵曾经从南平坐着客船到福州,两岸美丽的风光令人流连忘返,但船运比较慢,要走上一天一夜,晚上还要在船上过夜。
“那时,闽江航运的物资交通量占到全省的60%!外地的物资都要通过这条水路进福州。”郑锵回忆,“水运企业都很吃香,船员收入也高。”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因为公路、铁路的发展,和福建水口水电站的建成,闽江航运急剧萎缩。2016年,低成本、无污染的内河航运重新受到重视,闽江复航、加快江海联运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作为协会秘书长,郑锵也一直为恢复闽江航运努力。去年他花了6个月时间写成了《福州水运史》,今年他还跟福州地方海事部门一起,勘察闽江水道,开发了从台江码头到永泰兔儿山省委旧址的闽江“红色航线”。
“希望上游的航道完成整治后,这条红色航线能一路开到南平,带动两岸旅游开发。”郑锵说。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