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专题频道 > 2007“315”维权行动 > 正文
中消协:百姓应接受的消费教育

http://news.fznews.com.cn   2007-3-13 9:48: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并没有太出乎我们的意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京生对大多数“检测服务”遭受冷遇并未感到特别惊讶。他认为,这恰恰表明,消费者对检测服务的需求是特定的。 

  在董京生看来,消费者之所以对珠宝玉石检测表现出格外的热情,原因不外乎如下几条:购买这类商品动辄数千上万元,与之相比,100元的检测费并不算什么;珠宝玉石类商品假冒伪劣者太多,让不具备专业判断能力的普通消费者无法辨别等。“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加上收益远大于成本,人们当然愿意主动送检。”他说。

  但玩具使用的材料和填充物如果有害,可能损伤孩童的皮肤;食用含有超标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亦会损害身体健康。而这些事关生命安全的商品检测却遭到冷遇。董京生认为,眼下的市场消费环境决定了,人们尽管关心健康,却缺乏足够的意识以采取实际行动。“人们还缺乏足够的消费知识和正确的消费理念。”他说。

  董京生将邀请消费者前往专业实验室检测所购买商品,给公众提供一次接受消费教育的机会。在与专家们的沟通中,人们能够学会最起码的辨别商品质量的知识。这是中消协煞费苦心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之一。

  仅仅单方面指责消费者意识落后显然并不客观。董京生认为,缺乏足够多而且足够方便的消费教育维权组织,也是导致人们不愿主动站出来维权的重要原因。

  “维权成本太高,获得的赔偿太少,压抑了广大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中消协副秘书长武高汉说。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依照目前的法律,让消费者承担检测的责任与义务是否合理?更何况,即使消费者通过商品检测查明了问题,经营者也有可能以种种原因不承认检验结论。

  作者:记者 程刚 李松涛

【字体: 】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消费者何时毋须“万能”[2007-3-13 9:44:39]
·打破对品牌知名度的消费迷信[2007-3-13 9:43:42]
·近七成消费者选择“默默承受”说明了啥[2007-3-13 9:42:41]
·在维权行动中界定公权力的边界[2007-3-13 9:41:48]
·“维权过火”不等于敲诈勒索[2007-3-13 9:40:18]
·市场经济演进与《消法》的困局[2007-3-13 9:39:17]
·商家善待投诉就是善待商机[2007-3-13 9:38:34]
·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有多高?[2007-3-13 9:37:33]
·商业欺诈中的信息不对称[2007-3-13 9:36:39]
·消费维权不是请客吃饭[2007-3-13 9: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