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五十二
“意象大家”薛行彪:写意油画先行者 于天地之外别构灵奇
薛行彪
80年代初始探索写意油画 是名古屋艺术大学特邀首位中国画家
薛行彪真正将写意油画付诸于实践,起源于1983年的云南之行。正值金秋时节,边陲四季如春,翠竹葱绿,江水清澈。从三台山麓到瑞丽江畔,崩龙村寨乡情浓郁的婚礼,傣家月夜喜庆丰收的歌舞,景颇山上“目闹纵歌”的锣鼓……都勾连起画家强烈的创作欲望。
刚到云南,他仍然是现场写生,包括说服傣家姑娘充当“模特”,但落在画面上,却和在学校画穿少数民族服装的室内写生并无区别,也与他自己生活中的感受相去甚远,他不得不停下画笔,静心思考。后来,他改变方式,先是以速写记录从生活中发现的美好瞬间,以及人物形象造型的基本特征,然后在住处就地“综合加工”,尽可能将最初感受最深的东西表现出来,短短两个月,画了40多张小幅创作。
《武夷之春》,创作于1983年。
四年之后,薛行彪又利用暑假参加了闽江航行写生,自宁化源头顺流而下,满目青山,碧影涟漪,他在追求“第一自然”外的“第二自然”,《旧城》《乡间》就是这次外出期间完成的作品,他完全沉浸在“缘情造境,谐情发声”的艺术观照里。
远行是艰苦的,但艺术创作的源泉永远来自生活。最令薛行彪印象深刻的是,1990年夏天,他在西藏高原度过了70个昼夜。8月的最后一天,他们一行在清晨的细雨中离开拉萨。3个人与司机挤在“五十铃”的驾驶室里沿着青藏线北上,到唐古拉山口已是黄昏。车过通天河,歇在五道梁正是次日凌晨3点,在路上整整跑了20个小时,1000多公里,大家精疲力尽,谁也不愿多说一句话。熬到5点继续赶路,第二天傍晚才抵达青海重镇格尔木。那次西北之行,前后共一百多天,为薛行彪艺术之旅增添瑰丽之色。
《岩语》,创作于2016年。
早在1988年,他发表《油画写意性的探索》,对写意油画的特点含义与追求的目标作了分析。文中指出,写意油画“除了作品的精神内涵,即‘意境’以外,‘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是它赖以存在、具有价值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1995年,薛行彪应邀到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在此之前,该校还从未邀请过中国画家。在日本期间,他将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几乎翻遍了,感觉很难找到国外艺术家没有涉足的形式,于是又回归中国的传统和审美,回到中国写意艺术的本原。
薛行彪
说起来,他进入意象创作,还有个插曲。
当时,名古屋艺术大学油画系主任原田在学术问题上向来严谨,包括对来自中国的薛行彪,稍不顺眼也是直言不讳、不留情面。因薛行彪原先接受的是前苏联契斯恰柯夫美术教学体系的训练,长期习惯于客观自然的仿照,从写生模式中摆脱出来进入“写意”已属不易,但在原田看来仍显滞后,所以曾经当着一个中国留学生的面向薛行彪提出,“如果你还照着原先的那个样子作画,来日本的意义就不大了。”
薛行彪理解原田的好意,所以将此话视为“善意的挑战”,也是在这番“刺激”下,开始“意象中的抽象”的探索。在留日的后半年,薛行彪创作了一批带写意性的抽象作品。后来,台湾一家画廊要为他出版在日一年的作品专集,原田特地邀请了日本美术评论家三头谷鹰史撰写序言。
1995年12月,原田邀请薛行彪同去名古屋南部的太平洋边上垂钓。凛冽寒风中,两人静心守候直至夜幕降临,四周空寂无声,远处灯火闪烁,与其说是钓鱼,不如说是体验一种心境。回顾一路跋涉,薛行彪认为,自己的写意油画始终没有远离“意象”,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探寻的过程,就是人生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