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十三
“一代导师”林有光:非必丝与竹 山水有清音
林有光和学生们在个人画展合影。
各方评说
许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那个年代可能看到的东西极少,光师的话语也不多。他纯然是默默地前往,以先行者的诚意和刻苦感动着大家,让大家在反反复复的写生之中开启目光,并彼此鼓励,拧成一股向上努力的执念。
光师,作为这遍布江南的福建美术精英群体的一代导师,成为了我们与青春记忆相联系的情感标记,更成为我们不断怀想感恩的崇高的家园意象。
光师有一组“湿地残雪”正是我的最爱。孤寂雪地,上下一白,唯天边一线,但那残芦却带着暧昧,如书法般蓬生,一片冰雪澄彻之意。如此天地间的一泓清气的流行,抒放中国诗性的清莹简放之美,让人有洗心濯肺之感。
宋建明(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色彩研究所所长)
光,色彩之母,是西画之根本,是当代绘事之共识。失去光,世界不仅生命顿失,漆黑更无绘画可言。有光,世界就绚丽,色彩也斑斓。巧了,如今就有画家名叫有光,而且一生都在追求自然界光与物色的关系。
说光师的画是有光的画,是因为在他的各个篇章中,都呈现着光师对大自然光和色的感受与诠释,在其诗般塑造的笔触下,不论静物、景物还是人物,均由那“光”娓娓道来。
他恪守发现美和表现美的法则与信条:“一路走来甘苦自乐”:他执拗地用写生之笔告诉学生们:以热爱生活之心去发现潜在日常物件底层的光和彩:他以绘画记录自身感受,有知己相伴,有知音相随,有光彩绘,既反映生活,也寄托情怀。
翁诞宪(艺术家、美术家、画家、曾任中国美院附中副校长)
欣赏有光老师的水彩艺术就像聆听音乐般的享受。有光老师的水彩作品让我很自然地把它同音乐联系,他巧妙地应用了水彩特性,不纠缠细节的刻画,而是把握整体意蕴,把自然界的形转化为令人赏心悦目的律动关系。
我尤其喜欢有光老师那些风景作品,因为绘画是对自然世界的提炼,这就需要画家做大量的减法,留下什么去掉什么完全体现画家的修养,让人惊叹的是无论画的是建筑、树林还是渔船、礁石,有光老师总会归纳出一些类似钢琴黑白键的大小正方形。
这一切的一切都投射出了画家的心态:安详,宁静;投射出了画家的为人:诚恳,朴素;投射出了画家的修养:机智、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