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十三
“一代导师”林有光:非必丝与竹 山水有清音
2016-08-03 18:56:35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吴阳
创作。
作品《岁月》
出身草根 逆境中向阳成长
林有光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中共有兄弟姐妹9人,唯独自己对绘画感兴趣,尤其是油画。
“小学开始,我就非常爱画油画,到中学更是爱得不得了。”回想起自己的学画过程,林有光至今难以忘怀启蒙老师——中学时期的朱育民老师和蔡亚丹老师。
当时,学校成立了一个美术兴趣小组,老师十分信任他,就把画室的钥匙交给其保管,课余时间,他就经常往画室跑,也是在那时,临摹了不少苏联油画,获益匪浅。
1957年,高中毕业之后,林有光迫于生活压力,进入福州香料厂,靠做牙膏谋生,三年后又辗转进入文化宫工人艺术团,在一位老师的介绍下认识了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谢意佳,并破例作为一名旁听生跟随学习,坚定了一生与绘画结缘的信心。
“谢教授对我影响很深,他的教育理念深深感染着我,以至于后来,我自己带学生都是沿袭老师的。”讲到兴起之处,林有光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自己寄作品给被下放至农村劳动改造的谢教授,没想到,谢教授回复了十几条修改意见,言之凿凿,情之切切。
1962年,林有光进入福州市美术广告公司工作,如饥似渴地学画。“当时,我创作了很多大的政治宣传画和领袖像,又接触了许多平面设计、展示、室内设计等。”林有光回忆,那时候没有电脑,所有稿件都是靠手绘,不仅使他学到不少,更增添了对绘画的热爱。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二、三十块的工资补贴家用后已所剩无几,对于作画人来说,画布和油画箱的供应成为一大难题。“怎么办呢?那个时候没多余的钱啊,只能去印刷厂废品公司去收购一斤几分钱的厚纸板,拿回来自己刷,自己做底。这样既经济又实惠。”林有光颇为得意地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黄新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