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那些让我们泪光闪烁的改革先锋们
邹碧华——司法改革的“燃灯者”
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互联网审判庭庭长章晓琴在100名改革先锋的名单上看到邹碧华的名字时,先是惊讶,后是欢欣鼓舞。她说:“作为曾经共事的领导,他值得!虽然邹院长已经离开我们4年了,但我们内心从未感觉他离开。”
2014年12月10日,47岁的邹碧华突然发病,永远离开了他投身的司法改革事业。
网上立刻流传着这样深情的话语:“邹碧华,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全国法院司法改革领域的一位智者和勇士,今天下午永远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司法改革成为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上海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
时任上海市高院副院长的邹碧华走到了改革的最前沿。
他参与主持起草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先后召开了15次座谈会,历经34稿,他们在不断寻找融通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改革路径。
法官员额制是这次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法官比例压缩至33%,将有一批现任法官进不了法官序列。
现实又不得不改:法官专业化程度不够、待遇太低留不住人才,法官队伍庞大,审判层层审批环节太多……
按资历、行政级别一刀切,将使高院中院基层法院的许多一线法官面临裁撤。而要让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能干法官进入员额,势必得罪人。激烈的争论,一浪又一浪扑向身处改革前沿的操盘手。
“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该担当时必须担当。”邹碧华说。
在这里,科学细致的工作为改革确立了新的标准。为此,邹碧华带领司改办团队,调研全市法官分布情况、人力资源实际投入,独创了一套“案件权重系数”,分析全市法官办案质效,并请来调查公司进行专业分析,寻求最佳方案。最终,员额制改革避免了“一刀切”。
邹碧华曾是长宁区法院院长,章晓琴经常想起邹碧华的一句话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想把这件事做好!”
在章晓琴眼中,邹碧华是一个智慧的人。他不抱怨,不懈怠,尽最大努力去创造条件,而不是被动等待条件成熟。面对艰巨的司法改革,他一点一点向前拱。做事业,就是一个标准,怎样有利法治进步,就怎样设计推进。
“我觉得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是真正能够改变中国法院的两大领域。如果这两年能抓紧干出模样来,也算对得起党,对得起自己的人生。”他这样说道。
他的心中有一个推进中国法院现代化的崇高理想。他将目光聚焦于可视化、大数据、移动终端这些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率先研发执行流程、信访、工作台账等信息管理系统;推行“可视化”管理,建立心理咨询师参与信访接待等科学管理制度,探索执行流程模式改革;在全国法院首创案件权重系数理论,设计多项审判管理评估指标;主持制定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打造十大司法公开平台……
有网友这样说:“他是一个标尺,他让更多人知道,法官不是‘官’,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他始终把自己作为任务的终局责任人,他最爱说的话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做得好一点,社会就会进步一点。”
章晓琴说:“遇到困难时,感到迷茫时,都会想起他!如果邹院长在,他会怎么做?我相信,在同事中,在陌生人中,像我这样靠着邹院长的精神遗产而保持斗志的人很多!”
相关新闻
- 初心不改 关键时刻担当(2019-01-22 16:36:25)
- 申纪兰:不忘初心,把根永远扎在农村大地上(2018-12-26 17:00:19)
- 吴金印:群众支持就有底气(2018-12-24 09:07:25)
- 李保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2018-12-24 09:05:59)
- 南存辉:始终把好产品质量关(2018-12-24 08:49:47)
- 步鑫生:一把剪刀剪开企业改革帷幕(2018-12-20 15:45:52)
- 鲍新民:希望村里沿着绿色之路一直走下去(2018-12-20 15:44:27)
- 谢高华:改革永无止境(2018-12-20 15:43:22)
- 广西农民获“改革先锋”称号 其女儿称“很自豪”(2018-12-20 15:36:06)
- 因改革“走红”的18位庄稼汉(2018-12-20 15: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