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手云集

在这里寻找下一个创业明星

2018-10-16 11:36:0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手云集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参赛选手黄俊科通过研发实现了黑枸杞干果的花青素稳定,图为他现场冲泡黑枸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佘 颖摄

  多个项目着眼乡村振兴

  如果七八年前问起甘肃小伙黄俊科,毕业了想做什么,他会回答留在大城市。可是,2013年从天津商业大学毕业后,他却选择了回到甘肃老家,一头扎进沙漠里开发黑枸杞全产业链。

  比赛现场,黄俊科拿出一个杯子,倒入矿泉水,放入几粒黑枸杞,仅用了两秒钟,黑枸杞开始释放出紫色,很快就把这杯水染成了漂亮的透明紫色。记者尝了一下,还有一股淡淡的甜味。

  “小时候,我家附近长满了这样的野果,我们叫紫果。老人说有毒,我经常把它按破了做墨水。”黄俊科在天津上大学之后,才知道这就是黑枸杞,花青素含量是蓝莓的3倍。他就动了心思,想对黑枸杞做一些深加工。他和专家团队用时一年半,才实现了黑枸杞干果的花青素稳定,并掌握了黑枸杞保鲜技术,让这种沙漠里的果子可以像蓝莓一样鲜着吃。

  黄俊科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注册了“漠兰杞”商标,并让农民承包土地照料,一亩地一年大概能赚2000多元。采摘时,他们还单独开工资——200元到400元一天,村里好多70多岁的老人都来干活。今年,他们的新工厂就要投产了,预计将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今年的大赛上,像黄俊科这样的项目有个单独的赛道,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都是扎根农村、造福农民的项目。其中,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桃醉井冈”团队在黄桃种植技术、营销策划等环节大力支持合作社,帮助神山村20户贫困户脱贫;常州大学“贵在植染”团队在贵州省三都县种植蓝草858亩,实现了143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年增收9600元;山东农业大学“一世花开:优质月季切花助力精准扶贫”带动6省10个贫困镇的农民人均年收入由1000元增至2.5万元……

  赛场之外,一年来,教育部组织在福建古田、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山东沂蒙山、河北西柏坡、安徽小岗村、宁夏闽宁镇7地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当地需求全国对接活动,累计有2238所高校的70万名大学生、14万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活动,对接农户24.9万户、企业6109家,签订合作协议420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近40亿元。

  高校成果直接对接市场

  “90后”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可不是只做个小手工艺品,开个小买卖。对他们来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等核心期刊论文、国际发明专利,都是寻常。

  他们中有炽云科技,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最新座驾挡风玻璃投影技术的开发团队;有斯诺普利,把诺贝尔医学奖转化为中国首个肺动脉高压药;还有极蜂,打破了国外声码器垄断,预计能为中国数码对讲机行业节省34亿元专利费用……从58进5的比赛开始,每个参赛项目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就连初创组也不乏高手。常州碳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石墨烯微片功能化技术与国产水性树脂阻尼材料工艺结合,研发出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石墨烯环保车用阻尼材料。“产品拥有授权发明专利7项,而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二分之一。”公司法人黄昱臻说,截至今年8月,公司累计销售产品985吨,应用于10多万辆汽车,累计销售收入突破1500万元,年增长率超过278%。“一汽集团旗下车型将于2019年全线使用我们的产品。”黄昱臻说。

  这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吊足了投资人的胃口。本届大赛邀请了800多位投资人和企业家为大学生提供投融资服务和创新创业指导,很多投资人还直接担任了评委。在58进5的比赛现场,100位评委的打分也是给出分数和投资意向两个选项,很多项目都拿到了四五十个投资意向。

  “虽然很多好项目参赛前就拿过投资了,但还有机会。第二届时,ofo也只拿了季军。大家可以抱着寻宝的心态继续关注。”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器联盟秘书长陈静告诉记者,她已经连续3届参加大赛评选,上一届投了一个项目,本届也有意向项目正在洽谈,“这一届项目有质的飞跃,大赛已经成为企业发现创新人才、高校输出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 颖)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