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都市圈 >> 莆田

关于莆田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01-24 09:04:00来源:莆田网

各位代表:

  受莆田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莆田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莆田建市40周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全面落实“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认真执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勠力同心拼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企稳向好。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3200亿元、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2.4亿元、增长1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8亿元、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9亿元、增长3%;外贸出口总额326亿元、下降10.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居民消费价格基本持平;城镇登记失业率2.3%。

  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总体回稳趋好。发挥政策效应,叠加出台民营经济强市战略36条、巩固拓展经济向好势头31条等措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22.2亿元,兑现各类稳岗稳工降费率减负资金1.43亿元,为2170家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33.6亿元,发放政策性贷款24亿元,尽最大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倾力帮扶企业,上线亲清惠企平台,设立“企业家日”,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7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80万户,累计收集办理企业各类问题超300个,尽最大诚意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强化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深化校地产学研合作,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1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1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2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入选人才吸引力百强市,尽最大限度赋能企业转型。促进消费复苏,举办各类大型促消费活动超百场,发放消费补贴超300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超8亿元,培育直播基地18个,引进一线品牌首店60家,入选中国夜间经济繁荣度百强城市名单,尽最大力度挖掘消费潜力。

  (二)重点产业强核提质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荣获“中国鞋都”,举办全国鞋业供应链集采节,“莆田鞋”亮相世界品牌大会;古典家具、木雕亮相“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获评“中国食品产业名城”,亚明食品荣登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三棵树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民族涂料品牌第一,永荣CPL二期投产,中锦PA6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锦纶聚合工厂;华佳彩荣获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仙游木兰抽蓄电站通过核准;成立高端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云度汽车首次出口欧洲;设立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联盟。连续三年入选先进制造业全国百强市榜单。新动能不断积蓄,豆讯科技入选省“独角兽”企业,物泊科技、点钢科技、智慧U站入选省“未来独角兽”企业,硕合才储等10家入选省“瞪羚”企业,京东(仙游)数字经济产业园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A级;成立海洋经济科创联盟,建成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示范项目“国能共享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装备“闽投秀屿1号”;百威雪津等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莆田高新区、湄洲湾国投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莆阳开春、爽夏、赏秋等文旅IP火热出圈,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增长48%、旅游总收入增长56%。

  (三)项目投资规模稳步扩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全市33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15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年度投资超亿元项目197个、十亿元以上项目9个。组织4次集中开竣工活动,集中开工项目212个,竣工项目153个,总投资2383亿元,上线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入选中国投资热点城市。重大战略项目取得突破,罗屿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初步列入国家布局,湄洲湾煤炭储备基地初获国家支持,中沙(福建)产业合作区莆田片区纳入全省统一规划,海水提钾项目实现当年度招商、当年度签约、当年度拿地、当年度开工,填补全省海水利用产业空白。政策资金争取有力,59个项目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80.5亿元,91个项目获批中央、省级预算内补助资金6.4亿元,5个高质量发展项目发放贷款资金12.5亿元,34个项目企业获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8.2亿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举办民营经济暨产业发展大会、京津冀招商推介会等36场招商活动,签约产业类项目195个、总投资1131亿元,新开工159个、计划投资788亿元。省级重大招商项目新开工17个、计划投资400亿元。项目策划滚动接续,策划亿元以上项目165个,总投资额1461.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2个,投资后劲有效夯实。

  (四)城乡品质持续优化提升。木兰溪治理成效显著,实施木兰溪流域保护发展三年行动,39个木兰溪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项目完成投资75.8亿元,绶溪片区生态治理、“数字木兰溪”、木兰陂水文化展示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开通3条“水上巴士”游览线路;组建木兰集团,市场化、专业化推进全流域生态治理和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木兰溪流域国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均达100%,空气质量达标率96.4%,国省控点位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6.2%、居全省首位;涵江区、湄洲岛获评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湄洲岛、南日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名单。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建成棚改1.1万套,回迁安置房3080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00户;新改扩建市政道路60公里,建成国省干线公路23.5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1公里,危桥改造10座,完成莆阳福道30公里,新改建公园绿地51公顷、口袋公园30个,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屋150座;新增传统风貌建筑20处、中国传统村落4个,打造“五个美丽”建设点3372个。

  (五)改革开放不断走深走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白名单机制赋能企业融资、信用监管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两项创新做法入选全国信用优秀典型案例,成功承办全国企业诚信建设大会,全省率先推出注册登记“数字化全域通办”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无纸化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99.1%,承诺时限压缩比率83.3%,57个企业和公民“一件事”套餐办理73.5万件。重点改革不断深入,重组市属国有企业形成“4+2”布局,“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推进,北高鞋材加工区等8个小微产业园开工建设,盘活和清理低效或闲置土地1500亩,新建成标准化厂房13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厂房16.8万平方米。开放水平持续提升,莆台集装箱班轮跨境电商出口成功首航,对台铁矿石中转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罗屿港口保税铁矿石首次转口越南,拓展东南亚保税转口新通道。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27.6%,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32%,增幅均居全省第1,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市。

  (六)民生事业得到有力保障。教育工程深入实施,开工教育类项目69个,新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义务教育教改基地校9所,莆田八中新校区等建成使用,北大附中莆田学校揭牌成立,福师大仙游附属学校实现招生,莆田学院新增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医疗保障能力提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开工建设,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市第一医院、涵江医院开通互联网医院,市口腔医院建成投用,新建2家省级精品中医馆,新增1个国家级、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文体事业加快发展,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出台《莆田市莆仙戏保护传承条例》,市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入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莆田非遗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改扩建体育综合场馆3.5万平方米,举办中国·南日岛全国海钓邀请赛等大型赛事活动,莆田运动员在第十九届亚运会获3金2银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社会保障不断增强,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分别提高6.5%、3.8%,新建10个省级长者食堂,改造提升80个农村幸福院;“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重要民生商品供应稳定,粮食增产增收,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刑事案件数同比下降11.4%,电诈打击治理实现“两降两升”目标。入选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百强榜。

  总体看,2023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在一季度触底反弹后逐季回升,先行指标逐月持续向好,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莆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及预期,与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计划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GDP增速低于年初计划约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年初计划约0.5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国家海洋养殖管控影响,占比超50%的水产品产量仅增长2.4%,直接影响产值总量;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年初计划约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低于年初计划约1.5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地缘冲突、外需减弱等因素影响,占全市出口额超4成的鞋类产品出口下降近30%,家居装饰、建材企业订单下降约60%,显示屏企业订单下降约2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年初计划约2.3个百分点,主要是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4.6%,全市40家重点批发零售业龙头企业销售增幅下滑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年初计划约7个百分点,主要是受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信心不足,消费更趋保守,导致大宗商品消费持续低迷,房地产销售面积、汽车零售额等增速持续负增长。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精准有力措施,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建议

  关于经济增长。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落实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围绕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实施民营经济强市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科技创新引领十三条重点产业链提质增效,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预期GDP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建筑业总产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保持出口份额基本稳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

  关于发展质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木兰溪综合治理统筹绿色高质量发展,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木兰溪、萩芦溪Ⅰ—Ⅲ类水体比例达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5.1%;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高财政收入质量,预期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比重达77%。

  关于民生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实施各项稳就业政策,保持就业总体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强化重点民生商品价格监测预警,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8.75万吨。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组织实施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产业为支撑,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厚植传统产业新优势。鞋服产业,搭建鞋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双驰鞋业智能制造产业园、益杰鞋业智能化车间等项目建设,推动特步鞋类生产基地、宏弛鞋业自动化生产等项目投产,做强“莆田鞋”区域品牌,打响“中国鞋都”国字号招牌。工艺美术产业,开工建设秀屿区上塘银饰产业园、金路通旧金提纯项目,加快木质工艺品小微园、钟潭工艺小镇等项目建设,办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香文化产业发展大会、黄金珠宝博览会,打响“仙作”“上塘银饰”区域品牌。食品产业,加快亚明预制菜肴产业园、鲍鱼产业园、雪津麦芽等项目建设,推动林珍珠食品、亮多多食品等项目投产,举办莆田·百威国际啤酒节,争创“中国啤酒制造之城”。

  抢占新兴产业新赛道。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加快CPL二期技改和三期项目建设,打造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开工建设己二腈一体化项目,打造全国少有的尼龙6和尼龙66“双链”驱动的产业基地;开工三棵树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一期二阶段项目,竣工投产紫京新能源、和拓新材料等项目,壮大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中电科创城、仙港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福联砷化镓生产线、安特微半导体芯片制造等项目投产。新能源产业,推动平海湾DE区风电、湄洲湾火电厂三期等重大能源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哈纳斯LNG接收站、仙游木兰抽蓄电站、渔光互补试点等项目建设,积极布局氢能利用、储能等新赛道、新业态。高端装备产业,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梦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海安橡胶高端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云度新能源汽车C5车型加快上市。生命健康产业,推动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联东U谷数智健康产业港等项目加快建设,投入运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妈祖院区。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数字经济,做深做透做实“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创新应用场景20个,智慧监管平台入选首届全国数字化监管典型案例;加快建设城厢区富力智造产业园等35个项目,建成豆讯云计算数据中心、抖六直播供应链及人才孵化基地等20个项目;深入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新建5G基站1130个。海洋经济,聚焦临港产业,谋划建设中沙(福建)产业合作区莆田片区,落地高质量中沙合作项目,推动大型智能深海养殖装备“闽投秀屿1号”“国能共享号”等项目建成投用。绿色经济,推进水利博物馆展陈项目建设,创建木兰陂世界灌溉遗产景区,加快建设建筑资源再生绿色综合体、涵江绿色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新增国家级绿色品牌3个。文旅经济,开工建设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九鲤湖景区开发等项目,加快岛岸一体、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木兰溪和妈祖文化旅游品牌。

  构建服务业新体系。发展总部经济,打造莆田城北CBD总部商务区,培育城东总部商务区。发展平台经济,做大做强物泊、点钢、智慧U站等重点平台,培育壮大中交数科、智云威客、禾三供应链等新平台。发展商圈经济,提档升级万达、方圆荟、正荣财富、天虹水韵城等核心商圈和兴化府、萝苜田等特色街区。加快建设涵江赤港服务区“双开放”项目,打造集机车文旅、商业休闲娱乐中心、酒店和康养住宅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培育新增长点,新增限上商贸业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420家。

  (二)以需求为牵引,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盯紧项目扩投资。争取重大战略突破,深化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建设课题研究,借助国家级智库平台,争取国家战略层面支持。争取获批建设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和煤炭储备基地“双基地”,搭建“罗屿联盟”平台,加快推进五矿罗屿选矿项目前期工作,打造湄洲湾“储备岛、能源港、材料湾”产业带;策划引进LNG废弃冷能耦合空气储能等冷能利用相关项目,争取换冷站、废冷耦合空气储能认定国家双“首台套”,探索打造国家级LNG冷能梯级利用示范园区;建设全省北斗卫星授时、通、导、遥数据主题库,争取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福建分中心落地莆田,探索建设省大数据交易所北斗数据交易莆田分中心,加快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区域检测中心建设,构建智慧城市、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以应用场景“引爆”新产业,打造全国卫星规模应用先行城市;推动海水提钾一期项目投产、量产,突破氯化钾生产核心技术攻关,开展100万吨级二期项目前期工作,探索创建国家级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安排市重点项目330个,年度计划投资930亿元。推动高铁新城CBD、涵江联动U谷等100个项目开工建设,和拓新材料、涵江创能渔光互补等100个项目建成竣工,高铁新城、文献北片区城市更新等100个项目加快进度,LNG冷能综合利用绿色示范产业园、闽江口城市群水资源配置提质增效工程等30个项目加快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政策资金,聚焦交通能源、生态水利、城市更新、产业发展和社会民生等关键领域,精心策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争取万亿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补助等政策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模式,开展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新引进超亿元项目100个、3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深挖潜力促消费。聚焦鞋服、汽车、家居家电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全闽乐购”系列促消费行动,推动中新TikTok(莆田)跨境电商生态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完善荔城跨境电商云产业园、涵江尚书数字经济创业园等园区服务功能,壮大仙游抖音、黄石工艺城、涵江尚得堂等直播基地,发展“直播引流+实体消费”、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带动预制菜、“莆田优品”加速出圈。开展“一县区一席菜”宣传推广活动,提升莆田美食知名度。

  多措并举稳外贸。跟踪帮扶85家出口超千万美元重点外贸企业,支持鞋企参加境内外展会,全力稳住传统产业订单和市场份额。服务鑫龙鞋业、华峰集团、双驰实业等在外投资建厂来料加工项目,推动莆田原辅材料、半成品、设备出口。推动大唐5G服务器出口等项目尽快突破,推进省外贸集团、合力泰科技总部、瑞钢联集团等贸易型出口总部项目以及富力集团、鑫百集团百亿增资扩产项目尽快落地。做强罗屿“买全球卖全球”平台,拓展转口贸易品类及目的地,打造东南沿海大宗货物中转枢纽。

  (三)以港口为枢纽,着力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罗屿整体连片开发,加快建设罗屿8号、11—12号泊位和莆头5—6号泊位,建成石门澳11号泊位、涵江3号泊位和莆头3—4号泊位,推动湄洲湾航道四期工程、罗屿智能化改造等项目建设,启动湄洲岛“三合一”水路客运枢纽前期工作,完善港口基础设施。

  构建高效集疏运体系。建成通车联十一线,加快国道G228线滨海风景道、莆田站互通等项目建设,推动东进出入口等“两通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加快建设莆田物流港、智慧物流产业园、智能仓储物流中心等综合性物流园区,发展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探索利用既有杭深线开通货运功能和接轨兴泉铁路,构建湄洲湾与内陆地区双线交互铁路通道格局。

  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湄洲湾外海海上风电场、热电联供等一批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探索冷能制氢、冷链物流、体育休闲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发展LNG循环新产业。推动临港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加速港产用地储备,构建港产城联动发展格局,争取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7500万吨。

  (四)以生态为底色,着力建设和谐绿美新家园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实施木兰溪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木兰溪全流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湄洲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一批生态环保项目,对水质不达标河道实施雨污混流整改、截污纳管等措施,主要流域、小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加强固废污染防治,深化制鞋业等重点行业VOCs治理,常态化抓好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全面加强入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比例达90%以上。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湄洲岛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快建设低碳岛、碳中和文旅岛、林业碳中和试点。

  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加快荔城、城厢老城有机更新与风貌提升核心示范区建设,新开工荔城拱辰潭头桥、西天尾紫霄片区、城厢月塘南二期、涵江白塘江尾等10个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棚户区改造2000套,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3个。加快八二一街、木兰大道“一轴一带”建设,完成湖滨南路(城港大道至天妃路段)建设,推进滨溪北路、九华路等“断头路”建设,新改扩建城市道路60公里、莆阳福道20公里、口袋公园10个、公园绿地50公顷。建设凤凰福道植物园、泗华郊野公园、荔城荔浦等立体停车场项目,新建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

  打造宜居富裕美丽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美丽乡村三年行动,打造度尾“柚相邻”、埭头“安民铺”等7个木兰溪流域乡村振兴重点片区。强化新建农房风貌管控,筛选、培育一批样板项目,创建省级“乡建乡创”样板集镇、样板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五个美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乡镇比例6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65%以上。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8万亩以上,新增高标准农田3万亩。做好“土特产”文章,新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20个。加快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盘活农业农村资源,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五)以改革为驱动,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内动力

  实施民营经济强市战略。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民营企业参与制定重大涉企政策机制,用好“亲清惠企”平台,持续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推广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落实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推广应用行业综合许可证模式,实现“一证准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企业提供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化办理服务。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镇街延伸应用,持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推动更多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就近可办、全域通办、异地可办”,“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90%以上。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跨部门联合监管。优化企业破产案件财产解封及处置流程,鼓励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回笼资金。

  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巩固拓展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成果,完善信用信息收集、归纳和场景应用机制,创新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办理,推动重点领域开展信用评价、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兴莆产业投资基金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基金+项目”“基金+招商”作用,为产业发展赋能。持续深化国企改革,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开展妨碍公平竞争政策清理,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加强对外开放交流合作。推动莆台融合发展,紧抓国家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机遇,策划、推进一批莆台融合重大项目。发挥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作用,引进台湾知名医疗、医械制造企业20家,推进10个莆台文创旅游合作项目。办好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等活动,利用9·8投洽会、进博会、两岸企业家峰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平台,深化与台湾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贸交流合作。积极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福州都市圈建设,筹办好联席会议及部门协作会议,推动区域全面协作、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六)以人民为中心,着力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

  推动文教事业发展。加快福师大仙游附属学校等项目建设,推动北大附中莆田学校实现招生。建成投用市第二实验小学附设幼儿园,新组建学前教育“总园+”集团5个以上,新认定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5所以上。支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争创省级“双高校”。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修缮保护萝苜田、笏石古镇等历史建筑。推动妈祖文化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升妈祖文化内涵。贯彻实施好莆仙戏保护条例,创作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的莆仙戏精品力作,打造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创业质量提升工程,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80场以上,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开展“健康莆田”行动,推进国家、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快建设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等项目,新增医疗床位350张,改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个。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数9.6张。完善促进生育配套政策,优化普惠托育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适龄人员生育积极性。完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健全低收入家庭认定和救助政策,提高救助供养水平和服务质量。

  筑牢安全稳定底线。拓展“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营造安全有序治安环境。完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实施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防控房地产和金融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消防、道路、危化品、建筑施工、旅游、燃气、渔业生产、海上交通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提升森林防灭火、防汛防台风等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安全感。

  各位代表!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出发。做好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提振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奋力答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央视关注:福州机场旅客吞吐量今年突破1500万人次
央视关注:福州机场旅客吞吐量今年突破1500万人次
烈火之鉴!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警示录!
烈火之鉴!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警示录!
福州纺织工业元宇宙辅布司园区揭牌
福州纺织工业元宇宙辅布司园区揭牌
福州240小时过境免签宣传片《让世界看见福州》
福州240小时过境免签宣传片《让世界看见福州》
福州房产频道
“日光盘”频现!公摊越小越抢手
“日光盘”频现!公摊越小越抢手
专题推荐
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
2024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
2024“一带一路”商协会大会
2024年福州市网络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