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答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1月9日上午,莆田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市长林旭阳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提出了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安排。
回眸2023年
步履铿锵促发展
精准施策、全力拉动,经济大盘总体稳定
设立“莆田企业家日”,上线亲清惠企平台,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市场主体净增数全省第二、规模突破80万户。
服务省重点项目用地增幅全省第一,推动212个项目开工、153个项目竣工,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开展“全闽乐购·惠聚莆阳”系列活动超百场,直接带动消费超8亿元。
科教兴市、人才引领,发展动能蓄势聚力
新增幼儿园学位2250个、中小学学位2.6万个,福师大仙游附属学校实现招生。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1家。
创新选派省内首批企业“科技副总”18名,引进各类人才2000多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200人。
数智赋能、强链补链,产业质效持续提升
成立全省首家市级品牌建设促进会。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莆田鞋亮相世界级品牌大会,国圣建成全国最大即食海带生产加工基地,莆田木雕亮相“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赛纤绿色再生纤维一期开工建设,永荣CPL二期、中锦PA6扩建等建成投产,云度新能源汽车首次出口欧洲,三棵树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民族涂料品牌第一。
“四大经济”加速培育,物泊科技位居全国网络货运平台榜单第2名,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示范项目落地莆田,“福往福来”湄洲岛至南日岛海上游实现首航,莆田高新区和湄洲湾国投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
规划引领、全域统筹,城乡品质提档升级
新开工棚改1.9万套、全省第一。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4个。新建改造城乡道路101公里,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生活垃圾分类屋150座。新改建公园绿地51公顷、口袋公园30个、福道50公里、雨污管网131公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8个,钟山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西天尾镇获评中国乡村振兴典范镇。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河湖长制改革持续深化,经验做法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项目审批全流程无纸化改革等经验全省推广。
新一轮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基本完成。
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改革创新实施,盘活闲置土地1500亩、闲置厂房16.8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厂房13万平方米。
大港效应持续放大,港口吞吐量增长35%、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8.4%,增幅全省第一。罗屿港口铁矿石首次转口东南亚,对台铁矿石中转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莆台集装箱班轮跨境电商出口顺利首航。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木兰溪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100%,国省控点位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6.2%、全省第一。湄洲岛、南日岛获评全国“和美海岛”。
木兰溪防洪工程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木兰溪全流域国土绿化项目入选全国试点。
办好实事、兜牢底线,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仙作劳务”亮相全国劳务协作暨品牌发展大会、全省唯一。
创成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零的突破。
两岸同胞携手开展妈祖巡安莆田活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全省首个“非遗一条街”、入选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市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入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山水间的家》《三餐四季》热播、满屏“莆田元素”,《一代匠师》央视同时段收视率全国第一,莆田运动健儿在第19届亚运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社会大局安定稳定,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亮点
▶木兰溪治理实践走进中央党校、浦东干部学院课堂,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木兰溪防洪工程华林段获水利工程最高奖“大禹奖”
▶妈祖文化、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
▶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福建时隔30年再添此殊荣
▶荣获中国鞋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国食品产业名城称号
▶上榜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百强、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全国夜间经济繁荣度百强、人才吸引力百强、全国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百强、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的莆田模式得到国办推广,“党建引领、夯基惠民”的莆田经验入选全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民生三个“十大工程”圆满收官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莆田学校揭牌落地,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开工建设,“水上巴士”全线启航,莆阳福道串珠成链
展望2024年
稳而劲行势昂扬
坚守实体经济,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勇闯新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增强民营经济支撑力,让民营企业“红火火”“焰灿灿”。
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培育自主品牌10个以上,鞋服产业规模产值增长10%;嫁接高端,盘活资源,工艺美术产业规模产值增长8%;争创中国啤酒制造之城,食品产业规模产值增长12%。
增强“四大经济”驱动力,开发市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0%;创建南日岛“四大经济”融合发展先行区,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0%;新增国家级绿色品牌3个,绿色经济增加值增长10%;推动湄洲岛、仙游县创建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0%。
增强新兴产业集聚力,开工建设己二腈一体化、赛纤绿色再生纤维二期、平海湾DE区海上风电、木兰抽蓄项目主体工程,加快建设仙港电子信息产业园、仙游生物科技健康产业园,建成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核医学产业园一期,投产紫京科技、和拓新材料、瑞声数码等项目,推动海安橡胶主板上市、云度全新车型量产。
增强现代服务业带动力,申创国家级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试验区。
深化协同融合,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上下足功夫,塑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起点办好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莆田学校、福师大仙游附属学校,投用中山中学绶溪校区,新增中小学学位5000个。
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0个、各领域人才10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500人。
把握大局大势,在探索莆台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打造两岸融合示范样板
以情促融画好“同心圆”,开展“天下妈祖回娘家”“我在娘家有间房”活动,携手台湾妈祖宫庙开展“妈祖信俗”保护行动,推进妈祖文化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印象妈祖》常态化演出。
以通促融拧紧“合作链”,运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妈祖院区,全力推进对台客运常态化直航。
以惠促融拉近“生活圈”,新增台企30家、在莆就业创业台青30人,引入台湾乡创乡建团队5个。
坚持以人为本,在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上持续发力,推动城市更安全、更智慧、更美丽、更清洁、更便捷、更人性
传承文化焕发名城风采,编制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完善设施提升城市品质,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3个、城市危旧房1000套,新改建口袋公园10个、公园绿地50公顷,新改建城市道路60公里。
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安排省市重点项目330个、年度投资930亿元,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00个、3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9.1%,盘活闲置低效用地2000亩以上,争取落地中沙(福建)产业合作区莆田片区。
持续提升港口能级,争取获批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国家煤炭战略储备基地。
扩内需稳外需,在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上勇当先锋,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突出生态优先,在推进木兰溪综合治理和湄洲岛保护上久久为功,持续绘就绿色高质量发展底色
坚定践行木兰溪治理重要理念,创建木兰溪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把木兰溪流域打造成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流域展示带、全要素展示馆、全景式展示轴。
持续保护好湄洲岛,全岛绿化覆盖率提升1个百分点,建设生态零碳岛。
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坚决落实中央第三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主要流域、小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紧抓乡村振兴,在“千万工程”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共护乡村美丽生态,以度尾“柚相邻”等7个乡村振兴重点片区为引领,统筹不同类型、不同梯次美丽乡村建设。
共兴乡村富民产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8万亩以上,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20个。
共创乡村美好生活,实施农村居民创收增长计划,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00个,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践行为民宗旨,在发展民生事业上用心用情,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积极促进就业增收,高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长者食堂50个,实施适老化改造1000户,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数9.6张。
提速健康莆田建设,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新增医疗床位500张以上。
树牢底线思维,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上务求实效,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守牢公共安全底线,全面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巩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
守牢金融风险底线,严格地方金融监管,严防房地产、政府债务风险。
守牢社会稳定底线,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文字整理:吴琪娜 制图:刘智豪)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