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乌山时评 >> 热点关注

乌山时评|奋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2023-04-04 08:27:24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其中,“新辉煌”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又是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的更科学的谋划。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果丰硕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我国形成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夯实文化软实力根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格局,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方面重点凝聚全体人民的共识,增强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首先,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实宣传工作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根本性、全局性转变。

  其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提升文化软实力,到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到新高度,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再次,坚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从“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的道德支撑”,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我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以提高社会精神文明为抓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动力”的探索。

  最后,坚持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十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建设;推动主流媒体构建适应自媒体时代特点的话语体系,增强传播的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式现代化”等反映新时代中国价值理念的原创性思想、理念逐渐被国际熟悉、认可,切实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奋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奠定坚实基础,新征程上,我们坚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一论述,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举思想旗帜,筑牢文化自信自强基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尤其对于中国这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来说,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凝聚共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是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成果。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巩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唱响主旋律,鼓舞人民团结奋斗士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围绕“聚民心”,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把全国人民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坚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于人们的自觉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唱响主旋律,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奋力前进。

  培育时代新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精神文明既要求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又需要不断推进人的现代化,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围绕“育新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人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要通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弘扬中华文明,夯实文化自信自强底气。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动力和源泉就来自中华儿女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围绕“兴文化”,继续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要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坚持在弘扬传统文化时,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正确取舍,既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现实文化发展的营养,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符合社会场域变化的与时俱进。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立场,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资源,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通过筑牢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夯实全体人民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

  增强传播能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的客观需要,也是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围绕“展形象”,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以文化为基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以坚定文化自信为主要目的,在传播内容上下功夫,在传播平台上找突破,在传播主体上更多元,在传播方法上求创新,在交流对话的根基中寻找共融共通。全球多元价值、文化、利益带来的立场冲突、观点碰撞,需要在逐步同构与融合中形成更多共识。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要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差异的现实,用开放视野和共话能力,找到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共识融通之处,切实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精准性和时效性。

  [作者:王欢;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基地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FJ2020JDZ030)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