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乌山时评 >> 热点关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2023-02-21 15:24:59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孙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些重要论述既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也提升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创新成果,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唯物史观强调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包括人的自然存在和自然的人的存在有机统一,这种辩证统一的实现在于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该论断突出人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现实,强调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彼此之间发生“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因此人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认识到人的思想意识的作用,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想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提供的这些条件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一旦违反自然规律、无度破坏环境,实则就是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发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后来因严重的土地沙漠化进而生态衰退导致古埃及、古巴比伦衰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有描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人口膨胀、过度放牧、过度伐木、过度垦荒、盲目灌溉等因素,使植被锐减、洪水泛滥、河渠淤塞、气候失调,超越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并最终导致了文明的衰落或中心的转移。这些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后人警醒和反思,如何解决好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朴素生态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发展观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其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将天地人统一起来,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仁者爱物”,传达出对自然界生命一视同仁的普适价值和厚德载物的伦理关怀;“竭泽而渔”“不违农时”“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体现顺应自然规律活动,保障自然的再生能力,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可见,圣贤先哲的生态文化思想经过长期历史积淀与现实升华,涵盖各种各样的独特生态文化元素,使其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又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再次阐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千秋伟业。因此,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地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另外,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但资本和市场全球化也带来生态环境破坏的蔓延,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来保护自身的生态环境。科技进步助长了“征服自然”和“人定胜天”的冲动,在工业文明的旗号下对自然的“陋习”变本加厉,导致人与自然关系极度不和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摒弃西方传统现代化的老路。西方现代化本质是资本本性的扩张,以牺牲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滥用掠夺自然资源为代价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推至极限。而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注重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努力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也是全国首批建设生态省的省份、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福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美丽福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守好生态高颜值,促进发展高质量,服务民生高品质,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

  [作者孙博,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生态文明教研部]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