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乌山时评 >> 头条

乌山时评丨争做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2022-07-11 08:45:21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陈浩 施生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和关怀青年,对青年寄予殷切希望,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新的征程上,广大青年要自觉响应党的伟大号召,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想担当、敢担当、能担当,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努力在新时代书写砥砺奋进的青春答卷,争做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青年为什么要勇于担当

  青年勇于担当是历史逻辑的必然选择。

  一百年来,广大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纵观历史,开启中国青年运动时代主题的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从蒙昧走向觉醒的标志。满怀救国热忱的广大青年登上历史舞台,勇担时代重任,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革命时期,青年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活力源泉,毛泽东曾指出知识分子和青年在中国革命中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在建设时期,青年是使祖国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青年突击队在“急、难、险、重、新”等各方面的国家建设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燃烧青春、拼搏奉献、踊跃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其精神与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青年需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忘却中华民族的历史,不要忘却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新的征程上,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因此,青年勇于担当是中华民族得以存续的关键所在,是下一代青年勇于接下上一代青年“接力棒”的历史使命,是延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稳固根基,是符合客观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

  青年勇于担当是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青年勇于担当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障国家繁荣富强的压舱之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阶段,也是进一步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关键阶段。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新的征程、新的历史阶段对当代青年提出新的要求。

  在国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经济发展遭遇瓶颈,对后疫情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国际上,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口期,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各方面不稳定要素相互叠加,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地方单边主义、国家保护主义盛行。在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双重考验下,青年是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因此,正是时代的特殊性和独特性,赋予青年承担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的重要责任,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是时代使命的  必然要求。

  如何成为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想担当:拒绝迷惘与逃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迷惘的一代是指在上世纪美国经济繁荣与国民精神空虚、道德堕落两大背景下,青年一代的叛逆行为。一方面是社会宏观环境催生的种种负面情绪对青年道德观的塑造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是青年对自我身份认识与未来发展的迷茫,导致青年一代选择沉溺于以酒自娱的波西米亚式狂欢,追求短暂的快乐与一时的新奇纵情地玩乐,寻求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致使青年不愿承担自己的责任。放眼当下,信息技术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互联网建构了一个具有即时性、多元性的虚拟互动场域,青年群体接收的数据量呈“爆炸式”递增。信息量的急剧膨胀,使青年群体的反应能力跟不上信息膨胀更迭的速度,造成“信息过载”的局面。在海量信息充斥互联网的今天,青年群体接收负向信息的数量激增。同时,在社会风气浮躁的背景下,竞争愈发激烈的红海式“内卷化”与呈碎片化、快餐化的互联网负向激励占据部分青年群体的思维主导,精神内核受现实压力的外力与“躺平主义”的内力影响而逐渐消解,导致部分青年迷惘与逃避情绪的扩散,消磨了部分青年群体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进而遗失自身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告别迷惘需要修复精神内核,而修复精神内核的关键在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个人理想、价值、目标,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奋斗目标融入单位组织发展目标、国家社会发展目标体系。因此,需要做一个有肝胆、有血性、有风骨的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用乐观向上的心态激励鼓舞自己,克服因失去理想目标而生的“躺平主义”,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积极投身新时代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敢担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彰显新时代青年人生价值。

  青年是社会结构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青年成就新时代,新时代呼唤青年想担当,更要敢担当,要求新时代的青年发挥主观能动性,脚踏实地,以身作则,实现从理想到现实的转换。敢于担当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成本与效益的衡量,而是超越了自身利益实现价值的更高层境界,往往意味着付出、奉献的成本大于自身效益。不能依靠“成本—收益”的标准衡量一切事物,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发展利益,而是需要高瞻远瞩,放眼全局置身于更高的历史方位评判行为。青年选择敢于担当不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利益推敲,要创造敢于担当的能动性,坚定理想信念,做忠诚、担当、作为的新时代青年,作为时代历史推动伟大复兴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回顾党和新中国建设的奋斗史,优秀青年不断凝练敢拼会赢的精神与品德,丰富自身的思想和价值观,不断转化为勇于担当的不竭动力、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高效落实的执行能力。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也要有“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激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青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面向未来,传承根脉,需要青年以身作则,发扬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敢于担当精神,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彰显新时代青年人生价值。

  能担当:学识与修养并重,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国家建设存在诸多国际国内不稳定因素,对作为社会主力军和国家未来之筑基的青年群体的知识储备与道德素养等提出更高要求。《礼记·大学》的八条目要求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成为当代青年群体如何成为勇于担当的复合型人才的逻辑与要求,是一个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由完善自我到勇于担当的递进过程。格物致知要求青年亲历其事,以实践检验真理、获得智慧,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知识层面的“硬件升级”;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程度后,反作用于心境,要求诚意、正心,以良好的道德素养处世修身齐家,去除内心浮躁的情绪,实现心境层面的“软件升级”,把社会责任落脚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国梦的实践中,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最好时期,只有做到学识与心境层面的双重提升,才能实现修身,而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新时代青年不仅需要学识上的进步,还需要在心境修为上下足功夫,踏踏实实做好学习与工作,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的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积极响应党的伟大号召,胸怀理想、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努力成为担当时代重任的先锋力量,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伟大重任,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奋斗者、追梦者、奉献者、圆梦者,争做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作者:陈浩 施生旭,作者单位: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基地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