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三坊七巷的百年福果 果树名木与悠悠古厝相得益彰
福州地处闽江下游,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江海交接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让这片土地成为亚热带、热带果树生长的家园。在城区中心的三坊七巷,集结了福州最地道、最有代表性的果树品种。据园林部门统计,三坊七巷有近60棵果树,包括荔枝、芒果、杨桃、苹婆、龙眼、番石榴、枇杷、木瓜等,这当中还有许多百年果树。小暑将至,让我们一起走进飘着夏季果香的三坊七巷,寻味那些与古厝媲美的古树水果吧。
拔群出萃于连片乌瓦的二梅书屋的荔枝树。
二梅书屋
三百年荔枝红了
天下荔枝“以闽中为第一”。北宋蔡襄说:“福州种植荔枝最多,延迄原野。”自宋迄清,福州贡荔的记载不绝于史。经过千百年的城市变迁,今天走进三坊七巷,依然可寻觅到红彤彤的荔枝身影。
在郎官巷与塔巷之间的二梅书屋里,有一株根抱假山石的古荔枝树。这株古荔枝树编号为A00143,树龄约300年,冠幅直径4米,和花厅里的假山、雪洞相映成趣。从空中俯瞰,这株古荔枝树更是拔群出萃于三坊七巷的连片乌瓦中,别有韵味。目前,这株古荔枝树已接近成熟期,满树红彤彤一片。据了解,这株古荔枝树是福州地区的名品“蛀核”,核小如丁香,色泽红艳,汁多味甜。
二梅书屋的荔枝。
二梅书屋始建于明朝,是清代凤池书院山长林星章的故居,现以“福建民俗博物馆”蝶变归来,展示着各时期的闽派古典家具、木雕木刻、名窑口瓷器等富有福建特色的民俗文物近千件。初夏时节,市民和游客观展的同时,还能在古厝里观赏到这株古荔枝的丽影。
三坊七巷光禄吟台旁的构树林里,藏着一株古荔枝树。入夏后,这株荔枝树上已经挂满了令人垂涎欲滴的果实。
除以上两株荔枝树之外,南后街瑞来春堂旁的两株荔枝树,以及黄巷口的荔枝树,都已结满红果,一眼望去竟不知是灯笼还是荔枝。
文儒坊的黄皮果。
小黄楼
“芒果王”结果了
位于黄巷中段的小黄楼是福州迄今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私家园林,兼具苏州古典园林风格。这里最出名的主人是唐代大儒黄璞,两江总督梁章钜,以及鳌峰书院山长陈寿祺。以至于“芒果王”究竟由谁手植的,还在三人间争论不休。
这株芒果树之所以称“王”,是因为这株芒果树传说是三坊七巷资格最老的树之一,也是福州市区目前已知的最大的两株古芒果树之一,编号闽A00022,树龄约300年,树高根壮,冠幅浓密。
芒果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是热带常见水果之一,从印度传入中国,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芒果广泛种植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芒果树也是福州的行道树之一。每到夏季,小黄楼的这株“芒果王”便结满了黄澄澄的芒果,成为三坊七巷产能最高的果树之一,“芒果王”名副其实。
小黄楼的“芒果王”。
小黄楼里,还有一株略低于这棵“芒果王”的“古树名木”,它就是阳春四五月间以花朵的浓密和精巧惊艳世人的苹婆树,已逾百岁。黄巷内的郭柏荫故居,也有一株长势良好的苹婆树,目前也已结果。老福州人常说,郭家之所以五子登科,好运正系于这株“凤眼果”。
苹婆,多生长于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以及印度、东南亚等地,在中国有近千年的栽培史。
苹婆的果实皮红籽黑,熟透开裂后形如凤眼,所以有凤眼果之称。因果实成熟时在农历七月,有些地方在七月初七以苹婆作为拜七姐果品,亦称之为七姐果。
三坊七巷讲解员告诉记者,苹婆果成熟时,有板栗或者坚果的味道,值得一试。在我国其他省份,苹婆果有被加工为果仁、果脯、饼干等,出口国外。
鄢家花厅的杨桃树。
鄢家花厅
百岁杨桃开花了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贵似荔枝来。”这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福州任职时写下的关于杨桃的诗句,从中可知,福州早在宋朝就有种植杨桃的传统,这在宋代梁克家《三山志》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
安民巷的鄢家花厅建于清乾隆年间,布局大气,东主宅原是鄢氏太澄公宗祠。西花厅天井西侧生长着一株百岁杨桃古树,至今依然生机勃勃。据了解,这株杨桃树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走到“死亡”边缘,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精心复壮护理下,又恢复了生机与活力,从此年年开花结果。如今,福州的古杨桃树几乎绝迹,鄢家花厅这株古杨桃树,被园林专家称作是“活化石”。
2017年,鄢家花厅活化利用为福州文艺家之家。文人墨客在西花厅谈论古今,滔滔不绝的时候,相伴的杨桃树也成为了这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目前,鄢家花厅的杨桃树上缀满了一丛丛粉红色的小花,或聚成花伞状,或组成圆锥状,微风一吹,香满一方,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前往观赏。
除了以上几株古果树之外,光禄吟台的番石榴,刘齐衔、林聪彝故居以及南后街上的龙眼,文儒坊的黄皮果等都已经挂果,等待成熟。
三坊七巷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更是古树名木荟萃。古树与古厝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杨桥巷爱情树、宫巷沈葆桢故居百年流苏树等等。古树名木是“活的文物”,是以生命形态见证历史的“文物”,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城市悠久历史与乡愁的见证。(记者 管澍/文 林双伟/摄)
- 福州高新区:“红色引擎”释放澎湃动力(2024-07-01 08:33:47)
- 福州中院处理商事纠纷调解优先 为企业保驾护航(2024-07-01 07:57:42)
- 福州四地铁站点设“失而复得体验区” 助乘客快速找回失物(2024-07-01 07:54:04)
- 福州:高温天雷雨玩“快闪”(2024-07-01 07:54:04)
- 闽江口历史文化展示馆揭牌 以“海丝故地 闽江锁钥”为主线(2024-07-01 07:54:04)
- 刚刚通车!福州象山隧道交通大变化!(2024-06-30 22:33:51)
- 七月福州公园赏花地图发布(2024-06-30 20:33:32)
- 38.2℃!福建进入“红烧区”……(2024-06-30 20:33:32)
- 融通古今文化 焕发历史新机(2024-06-30 20:33:32)
- 福州多条公交线路调整(2024-06-30 20:33:32)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