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那山那海》那条“鱼”在福州经历非凡

2022-11-11 09:40:18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郑瑞洋

日前,在福州多地取景、取材的28集电视剧《那山那海》在央视首播完结。剧中,雷家老二雷恒水通过养殖大黄鱼带动畲民致富,并把大黄鱼卖到国际市场。而在福州,大黄鱼也频频“跃龙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福州正加快建设“百台万吨”生态养殖平台,探索发展“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大黄鱼+渔旅融合”等模式,推动大黄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那山那海》那条“鱼”在福州经历非凡连江渔民展示大黄鱼。记者 林双伟 摄

第一跃:

从“熊猫鱼”到“致富鱼”

大黄鱼,又称黄瓜鱼,体色金黄、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为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

在《那山那海》中,雷恒水克服大黄鱼人工养殖的重重困难,成为有名的大黄鱼养殖大王。“我在小说创作时引入了突破大黄鱼养殖技术而致富的故事。”《那山那海》原著作者黄国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现实中,福州的“天涯海角”连江县苔菉镇茭南村走出了“大黄鱼之父”刘家富,他让大黄鱼由“熊猫鱼”变为“致富鱼”。

刘家富从小家境贫寒,但他没有被艰苦的生活击垮,反而磨炼出坚强意志。1971年,从上海水产学院毕业的他,被分配到连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当时,由于过度捕捞,大黄鱼成了几近枯竭的“熊猫鱼”。急在心头的刘家富,主动请求调往管理官井洋大黄鱼产卵场的宁德地区水产局,进行大黄鱼人工繁殖。

塑料管买不起,只能砍毛竹替代;没有办公室和宿舍,就改造破渔船;四处借钱,背负30多万元的债务……尽管遇到重重困难,刘家富还是带领项目组攻克了大黄鱼人工育苗与繁殖技术。

如今,大黄鱼成了广大渔民的“致富鱼”,我省大黄鱼产量占到全国80%以上,形成了人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出口的完整产业链。正如剧中所展现的那样,我省的大黄鱼已卖到全世界。

第二跃:

从“木头房”到“健身房”

在剧中,雷恒水在近海用木头渔排养殖大黄鱼,结果遭遇台风,损失惨重。

在连江,大黄鱼已住进抗台风能力强的“深海豪宅”——深远海养殖平台,先后被央视和人民日报点赞。

眼下,在连江定海湾海域,全国首个深海自动旋转大黄鱼养殖平台“振渔1号”以及“定海湾”“泰渔”等多个深远海养殖平台,宛若一座座钢铁城堡,稳固地“扎”在波涛之上。生活在这些“豪宅”里的大黄鱼长势喜人。

据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与第一代的木头渔排、第二代的塑胶渔排相比,这些深远海养殖平台具有智慧养殖、生态养殖等优势,让养殖空间从200米的近岸区域直接向3公里的外海迈进。

“近岸渔排养殖的大黄鱼易出现‘臃肿肥胖’现象,口感比较松。深远海养殖平台所处海域的水质更好、水流更急、空间更大,生活在这里的大黄鱼就像住进健身房,可以天天‘健身’,肉质更鲜美,更受市场欢迎,每公斤售价达200多元。”“定海湾”养殖平台负责人卢统锋介绍说。

刘家富的侄儿刘文质也成了“吃螃蟹的人”。他带领团队精心打造了福建省首台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深远海养殖平台“泰渔”。今年8月,他还拿到了全国县级首本深远海养殖平台所有权证,让大黄鱼的“深海豪宅”领到“房产证”。

目前,福州加快建设“百台万吨”生态养殖平台,已在连江累计投放用于养殖大黄鱼、鲍鱼等10座深远海养殖平台,预计年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连江县深远海养殖模式还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典型经验;由台企运营的“振渔1号”还成为闽台合作的一个典范。

第三跃:

多项试点打造“聚宝盆”

在剧中,雷恒水的儿子雷平安借助直播等新业态,推动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

在连江,也进行着一场新的尝试。福建首台大黄鱼深海智慧渔旅平台——“闽投宏东号”已安家定海湾,即将投用。

与“振渔1号”等平台不同的是,“闽投宏东号”具有智慧渔业、深海养殖、休闲旅游、产学研基地等4个功能,搭载有海景客房、宴会厅、厨房、卫生间、办公室、会议室及智慧渔业中心等旅游功能舱室,可开展海洋科普、潜水、冲浪、海上休闲、垂钓、餐饮、观测通信及海水养殖等生产生活活动,实现渔旅融合。

此外,为打造大黄鱼的蓝色“聚宝盆”,连江还推动多项工作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把深远海网箱养殖与普通网箱养殖的海域基准价区分开,使深远海网箱养殖的海域使用金相较普通网箱养殖的海域使用金更加优惠;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和促进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的奖补政策;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大黄鱼”台风指数保险,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在全省率先引进“岱衢族”大黄鱼优质种苗……(记者 郑瑞洋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