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椿:勇于创新的“空中飞人”
7月6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陈椿教授通过在线形式,被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授予院士证书。
陈椿获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院士殊荣。
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是现代外科的发源地之一,一直是外科创新与发展领域的先驱,也是全球最具威望的外科医师培训组织管理机构。院士称号是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对外科医师的最高肯定。陈椿教授在肺癌微创诊治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食管癌切除关键技术创新,以及胸腔镜肺段切除的技术改良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他从医30多年,是目前我国普胸外科开展手术例数最多、技术难度最大、病种最全的专家之一。
作为胸外科医生,陈椿总是盯着医学发展的最前沿,不懈学习、勇于创新。1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在省内、国内率先走出从手术切口大创伤、小创伤到微创伤,再到精准治疗、快速康复的路子,提高了治愈率、减轻了患者痛苦。他做手术治疗过的食管癌病人,年龄最大的达89岁。
2008年,当陈椿准备开展微创手术时,许多同行不理解,认为微创手术不比常规手术效果好,而且我省也无处可学。于是,陈椿每到周末就成了“空中飞人”,到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的各大医院交流学习微创技术,坚持了10多年。
2008年,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在国内起步时,许多医生在手术中,被一个同样的难题困扰——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时,很容易损伤该神经,导致病人术后出现声音嘶哑、进食进水易咽入气管引发肺炎的问题。陈椿带领团队反复试验,发现术中把食管悬吊起来,会大大降低风险发生率。这项创新使该手术的治疗效果达到了国际化水平。
肺癌患者的肺气管袖状切除后,两个肺叶断端如何接起来呢?在单孔腔镜下操作,缝合线很容易缠成一团。陈椿采用了心外科一个血管吻合技术,首创支气管“四分法”袖状吻合术。该项发明和其他相关技术获得了2015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食管癌病人术后“吻合口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多为10%~30%。2017年,陈椿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食管癌全程管理”概念,建立食管癌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管理体系,将“吻合口瘘”发生率降至1.3%。
虽然门诊、教学、科研、管理耗费了陈椿大量工作时间,但他始终奋战在手术一线,最多时一天做13台手术。“望着病愈的患者,我感受到行医的快乐与荣耀。”他说。
2016年3月,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引进全省首台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陈椿带领团队迅速跟进,率先在省内开展各类达芬奇机器人胸外科手术,创造了数个省内“首例”。今年5月,陈椿团队操作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突破1000台,该团队成为我省率先达到该里程碑的胸外科团队。(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苏萍 陈昊/文 医院供图)
- 福建:菌草技术进少数民族村 助推乡村振兴(2022-07-12 09:30:17)
- 高新区这家公司建起“行走的实验室” 不拆邮包秒测物品是否违禁(2022-07-12 07:45:07)
- “千校万企”来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2022-07-11 18:31:20)
- 罗川英才周洪磊:投身蓝海养沙蚕 发展家乡致富路(2022-07-11 17:02:03)
- 硬核助力!这个团队让神十四“电力十足”(2022-07-11 11:27:28)
- 近百年老宅“乾坤大挪移”厦门这座建筑平移75米(2022-07-11 09:26:56)
- 闽都创新实验室取得技术突破(2022-07-11 07:30:51)
- 这位福建人的“小小一株草”,何以成为中国骄傲?(2022-07-10 15:49:07)
- 以螨治螨 用害虫天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2022-07-09 07:58:38)
- 第二十三期“左海大讲堂”开讲(2022-07-09 07: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