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

向海洋要蛋白!一起去看看福建的“花式渔业”

2024-05-15 10:15:15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不过,依托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水产养殖快速发展,极大丰富着百姓餐桌。一起去看看福建的“花式渔业”。

水产养殖快速发展 极大丰富百姓餐桌

养殖户 王家才:我们这个网眼是16公分大的,要3斤半以上才能捕到,小的会自动游出去,让它回去继续长大。

养殖户 林顺兴:我是南平的一个养殖户,这个就是我们的流水槽,模拟那个像小溪的水一直流,水是一直在交换,所以说这里面的溶氧就非常充足,鱼就是说一直处于逆游的状态,从一条鱼苗养到成鱼的时候,相当于跑步从厦门走到北京这么远的路程。

大黄鱼搬家 “海上牧场”走向深蓝

在海洋渔业大县连江县的“海上牧场”,这两天,养殖户们正忙着为大黄鱼搬家。

总台记者 吴燕敏:连江县养殖大黄鱼需要2次搬家,渔民把大黄鱼赶到一起,用捞把挑选1斤以上的大黄鱼,通过活水箱把它们转移到活水船上,活水船带着大黄鱼来到新家旁,通过U型槽传送到“定海湾2号”上,搬家就完成了。它们要开启半年以上的野化,吃海域里天然的小鱼小虾,养殖户就不再喂饵料了。野化半年以上的大黄鱼,口感和外形更接近野生大黄鱼,价格高出传统养殖大黄鱼的四五倍,还不愁卖。

“皇金鲍”收获忙 渔业育种突破瓶颈

福建漳州东山县是全国最大的鲍鱼育苗基地,全国60%的鲍鱼苗都来自这里。眼下人们正忙着收获个大肥美的鲜活鲍鱼,送往全国各地。

受市场青睐的“皇金鲍”,由厦门大学团队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研发培育而成。它属于绿盘鲍,肉呈金黄色,个头是普通鲍鱼的3到5倍,突破了国内鲍鱼无法养成大规格鲍的技术瓶颈。

来到鲍鱼宝宝的育苗车间,这里24小时供应氧气和循环海水,小鲍鱼最喜欢吃紫菜粉和海带粉,长到一两公分就会被转移到“蓝色牧场”里吊养。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鲍鱼育苗养殖户 陈建生:绿盘鲍的优势是耐高温、长势快,成活率更高,我们每年的产量大概是7000万粒左右,和普鲍以前对比的话,产量大概提升了30%左右。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薛晨入选巴黎奥运会女子沙排名单
薛晨入选巴黎奥运会女子沙排名单
乘着歌声的翅膀
乘着歌声的翅膀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专题推荐
“青”爱的鼓岭——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