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在“新时尚”里激发“新动能”

市政协委员为垃圾分类集智聚力

2020-01-07 08:01:05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福州日报记者组

在“新时尚”里激发“新动能”

志愿者在社区分发传单宣传垃圾分类(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邹家骅 摄

  福州日报记者组

  “三端四定”、“积分存折”、四色“护卫队”……在有福之州,随着越来越多新名词涌现,垃圾分类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项“新时尚”里,福州多措并举,取得显著成效与突破性提升。

  如何更好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新时尚”里激发“新动能”?连日来,市政协委员们从不同角度积极建言献策。

  让垃圾分类更接地气

  【亮点扫描】

  截至2019年底,城区43个街镇3392个小区共建成分类屋(亭)4747座,安装探头4523个,配备11.5万个分类桶、457辆分类运输车和4484名分类管理员。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教育工作,垃圾分类宣讲团开展宣传培训2390余场,发放宣传册134万册,约8万名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宣传。

  【委员支招】

  垃圾分类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出力。

  前端分得清,是垃圾分类的基础工作。“整体来看,大多数居民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在行动上却容易出现‘知行脱节’。”李文等市政协委员认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宣传不到位、家庭垃圾处置不够便利化、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等。

  “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相关企业以及全体居民积极参与。”李文等市政协委员建议,要从夯实基础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垃圾分类宣传机制等方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比如,可以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宣传教育基地,形成全民积极参与的良好宣传氛围。

  市政协委员林平认为,在提高市民思想认识的同时,应建立更严格的惩处措施,从源头上治理,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还有市政协委员建议,可根据居民实际情况,调整设定垃圾分类投放时间,比如延长集中投放时间,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让垃圾分类更智能化

  【亮点扫描】

  2019年,我市在全国首创垃圾分类前端、中断、后端“四定”(定时、定点投放,定人、定监控管理)制度,确保垃圾分类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监管。2020年1月1日起,《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福州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

  【委员支招】

  垃圾分类不是易事,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市政协委员们表示,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载体,创新方式、强化管理,实现对居民垃圾分类“线下行为”的“线上管控”,以及垃圾的源头追溯和源头监管。

  市政协委员林瑜在《关于探索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的建议》提案中提出,要积极探索“互联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新模式,通过技术手段为准确垃圾分类提供质量保障,从源头解决居民“不分类、分类难、分类投放不准确”的问题。

  林瑜建议,加强垃圾分类智能化小区建设,推广垃圾分类二维码,实现“一户一码”,物业工作人员再对居民乱投、错投及不会投等乱点盲点精准定位、上门服务、引导整改。同时,对未设智能垃圾房的小区,垃圾督导员(分拣员)可通过扫码对居民投放垃圾准确率进行统计、溯源,实现点对点的垃圾分类上门指导。

  市政协委员林玲在《关于完善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的若干建议》提案中提出,应充分发挥视频远程监督作用,对个别居民混合投放、现场引导人员不够尽责、规定时间外投放等问题及时抓拍并处罚到点到人;制定考核评比制度,对投放点场所达标情况、材料张贴到位情况、居民分类自觉性、工作人员引导标准等内容进行公开评比,借助社会监督进一步强化管理。

  让垃圾分类更有生命力

  【亮点扫描】

  我市全力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后端设施建设,2019年以来,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的焚烧发电厂三期、餐厨废弃物处置、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大件(园林)垃圾处理等9个项目陆续投产运营,基本满足当前我市垃圾分类处理需求。整个项目将于今年底前全部建成,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

  【委员支招】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产业园全面建成时,城区生活垃圾就能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目标。”市政协委员黄丽惠在对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充满期待的同时,建议要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深入研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高水平推动垃圾分类处置的一体化、系统化工作。

  “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也有利于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黄丽惠还建议,可以筹建福州垃圾分类科普展示馆,以更鲜活有趣的方式,通过历史文物(古物)展示、多媒体展厅、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垃圾分类功能,逐步开发形成旅游观光产业链。

在“新时尚”里激发“新动能”

点击进入2020福州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柯美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