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七境茶为啥有“四绝”? 先天有雨水滋润,后天有茶人“淬火”
省级非遗传承人黄月萍冲泡七境茶迎客。
福州晚报记者 张维璟 马丽清/文 陈建国/摄
投一小撮茶叶,注入沸水,茶叶缓缓张开,变成一片片碧绿的叶子。日前,在罗源县非遗传承人之家,记者看到泡开的七境茶,这种茶的茶汤明亮,香气四溢,尝起来清新爽口。去年这种绿茶的制作技艺(七境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然条件好 茶叶有 “四绝”
“七境茶”俗称“罗源绿”,史称“罗源尖子”,又名“元明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月萍告诉记者:“相传,南宋末年有个叫宋滨的太尉。宋朝灭亡后,宋滨到罗源县西兰乡隐居,以种茶为生,宋滨种茶收获颇丰,认为这是一处适宜广植茶树的地方,便力劝周边七境的农民种植茶树,并改进了制茶技艺,传授给他们。 ”
“七境”乃为地名。在以“境”划分自然村的古代,7个村合称“七境”。后来,“七境”的群众为宋滨建了一座“七境堂”。据传七境堂由程洋境、长弯境、施灞境、西竹境、延洋境、洪洋境、寿桥境等七个境的群众募资合建。之后,罗源当地以上述七境生产的茶叶为主,加入白塔、飞竹、霍口等附近乡镇产出的茶叶,统称为“七境茶”。现在的“七境”主要指罗源的西片。
据了解,七境茶采摘期长,每年清明后开采,白露时封园,采摘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一年可采春夏秋三季。
“七境茶‘香高、口爽、色翠、耐泡’的四绝,和产地气候条件密不可分。”黄月萍说,七境茶产地海拔都在四五百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8℃,春夏两季晓雾蒙蒙,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以产出的茶叶品质也优。
“公司+农户”开发七境茶
据黄月萍介绍,七境茶属炒青绿茶,制作工序考究,主要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烘干四道主要工序。
黄月萍说,杀青时要靠经验和手感来感知锅温与茶温,这样才能辨别鲜叶水分的流失程度。之后,反复揉、炒,其形要揉得像鞭炮的引线。烘干时,一般要顺时针翻炒,温度不能太高。
七境茶制作技艺,随着时代兴衰而起落。20世纪40年代末,七境茶濒临绝境,仅在天津老茶庄尚存“七境绿”品名。改革开放以来,七境茶与其制作工艺得到重新挖掘和开发。
黄月萍接过传承传统制茶工艺的重担后,于2003年成立了“福建七境茶业有限公司”,并在飞竹镇发展茶园200多亩,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精心制作和开发七境茶。
罗源七境茶2012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4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相关新闻
- 福州非遗“苏苏酱鸭”已失传 “洪塘篦梳”渐绝迹(2018-03-22 15:43:15)
- 闽王王审知信俗:德声传千年 两岸共祭祀(2018-03-19 07:42:10)
- 张圣君信俗:在家是农神 出去变商神(2018-03-19 07:37:42)
- 周礼·佾舞:国礼传承三千年(2018-03-05 07:33:06)
- 福清有这么多海丝非遗,你都知道吗?(2018-03-02 12:33:44)
- 非遗花灯代代传(2018-02-28 08:31:07)
- 西路乱弹 响遏行云:小山村里的国家级非遗(2018-02-19 19:08:19)
- 福清“非遗”十番音乐亮相三坊七巷 游客流连忘返(2018-02-19 08:35:04)
- 非遗传人展示宗鹤拳(2018-02-15 07:48:41)
- 史上最重口的非遗:永春湖洋尿肉尿蛋 你敢尝试吗(2018-02-09 10:32:31)
- 福州文化茶摊赏“非遗”民俗 志愿者迎新春送万福(2018-01-29 07:54:53)
- 探访罗源“非遗”传承人之家: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2018-01-14 23: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