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大家头条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六十七

“译界之王”林纾:着述傥沾东越传,功名早淡北山文

发布时间:2017-07-28 15:12:33  来源:福州新闻网

  【人物名片】

  林纾(1852年11月8日至1924年10月9日),清末民初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 莲宅村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其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家小说见称於时。复肆力於画。山水初灵秀似文徵明,继而浓厚近戴熙。偶涉石涛,故其浑厚之中颇有淋漓之趣。花鸟得其师陈文台之传,淡墨薄色,神致生动。

  福州新闻网记者 王礼林

“译界之王”林纾:着述傥沾东越传,功名早淡北山文

林纾

  在1899年,一部名为《茶花女遗事》的译作横空出世,顿时震动整个中国文坛,文人墨客无不第一时间抢购,一睹为快。从此以后,一种叫“林译小说”的文学读本,仿若“中国驰名商标”,倍受追捧。

  “林译小说”的缔造者就是林纾。他是中国最早翻译西方文艺作品的人,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及译界泰斗,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译界之王”的美誉。

  究竟林纾是怎样的人?只有一个词形容:怪才。他满腹才华:其古文功底深厚,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因任北京大学讲席;文采出众,用古文“信,雅,达”翻译外国名著,文笔婉约动人又能保持原著风貌;其不懂外语,全凭他人口译,用文言文笔译了《茶花女》等近200种欧美小说,为中国人打开一扇“师夷长技”窗口。

  他性格怪异:被称“狂生”,少年曾拜拳师学过武艺,一度以佩剑任侠、被酒行吟;年轻多次考进士不第后索性终身不问仕途;一直鼓吹维新、拥护变法,却又不解义和团运动,对辛亥革命表示失望;以遗老自命,把书斋取名“望瀛楼”表达对被囚瀛台的光绪的怀念,但又在友人信中打定作“共和之老民”;其古文论以桐城派提倡的义法为核心,却不愿意跻身桐城派,甚至反对文学划分流派。

  斯人已逝,但林纾的历史功绩却是永恒的。其译作影响了近代许多大人物:郭沫若说,“林琴南译的小说,在当时是很流行的,那也是我最嗜好的一种读物”;鲁迅在日本时,只要林纾译印出一部,就要买回来,看过后还拿到订书店改装为硬纸板书面。其创办的新式学堂“苍霞精舍”,更是至今仍在为福建发展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