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大家头条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四十二

“素心幽兰”潘主兰:不与万花颜色斗,素心相对闭才门

发布时间:2017-04-27 09:26:25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礼林

“素心幽兰”潘主兰:不与万花颜色斗,素心相对闭才门

潘主兰甲骨文书法

  一生都将人品置于学问之上 以“先器识而后文艺”格言自励

  提起潘老不得不提他的画跟印。潘主兰爱画受父亲影响很大。其父潘信庚藏有不少名人书画,常常轮换挂于厅堂,尤其是清嘉庆进士祁寯藻的四幅大写墨迹与宋蔡襄《万安桥记》十二幅朱拓,常使少年潘主兰流连驻足,激发对书画莫大热爱。在父母、老师的严格督责下,那时潘主兰每日功课有临池习字,以颜柳为法,每天早上临摹三百字,他对书画印艺术的自发兴趣也日益强烈。

  潘主兰爱画还有趣事,他回忆道:“上小学时,一同学的父亲是位名画家。我经常到他家中玩。他父亲在楼下画,门关着,怕小孩嘈杂。我和同学登上楼偷偷地看,很有趣味。

  潘主兰在民国时期以绘画为主要艺事,其中山水题材又占了首位。对山水画的喜爱,从一事可见一斑。民国时期,潘主兰于报刊上发表的《中国画理扼要》,专论山水画,并提出山水画为绘画正宗的理由:“古有宇宙,即有山川。宇宙为元气,山川为脉息。须知天下无不连之山,与无不通之水。......故绘画必以山水为正宗,为其含者大,罗者广也。”

  他的山水画构图精炼,景物奇逸;运笔峭劲,线条瘦硬。他曾在早年《大写意山水》题跋中有云:“老子作山水,不知甚么为廓为皴法,‘笔欲其峭,景欲其奇’八字常在怀抱中,虽生今日,终未肯步后尘于四王也”1937年由其门人所辑钞的《主兰题画集》,内收题山水、兰、竹、石、人物、佛像、花卉、杂俎、山水续等八类诗文,计240余跋,山水题跋就占了百条。

“素心幽兰”潘主兰:不与万花颜色斗,素心相对闭才门

潘主兰印作

  如今,潘老中年时期前的山水画作品已不多见。1973年《冬嬉图》、1980年《秋后疏林》二画及收入《潘主兰诗书画印》专辑中的12幅山水画册页,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其绘山水风格近似倪云林,但于简逸中见丰润,于幽淡中露丰采,气韵高而至生动,生动而入神趣。如他的《秋后疏林》以浅墨黛色,干笔皴擦,描绘秋日寒山疏林景致,画面静谧,意境深远,一种融合闲逸之情趣跃然纸上。

  对于如何作画,潘主兰有云:“目中可无古人;胸中不可无古人。胸无古人,则无底蕴;目无古人,则新出家宁有种乎。宋画重墨,元画重笔。画得元人益雅秀,然而气韵微矣。但仿宋人,尚乏遒劲。所以自我作祖者,殆亦宋元以前人也。画原有品无派。自王右丞立南宋,李思训立北祖,厥后宗派日纷,而闽派、浙派、金陵派、松江派又纷纷出矣。余所画非派也,品也!”

  他认为作画要胸中有古人,自我作祖,有品无派。指出目视只得外形表象,惟有胸中得之,方能抓住事物本质即内在规律。继承传统要不分派别门户,兼收并容,而艺术创作却要讲格调意境,入古出新,有所创获,具自家面目。

  肇始于上学时街旁刻字店,潘主兰喜欢篆刻,其在治印上也有自己的思想。1989年上海书店出版的《潘主兰印选》内收294方印作,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潘老的印艺造诣。其篆刻艺术有四个特点:其一,不拘成法,妙于突破,貌似平正光洁,无奇无巧,但细细品味,则见其在“破”上独运匠心;其二,治印善因善创,路数多变,无论秦汉印封泥,还是明清流派,都取精用宏,印面无单调划一的程序,又强烈体现自家意趣;其三,融会贯通,雅俗共赏,从不拘泥一种字体或墨守一种体势,凡汉晋西陲木竹筒、战国帛书、诏版泉布,直至今体字均巧施入印;其四,边款印文,相映成辉,所刻边款,劲峭清丽,得汉金神理,具六朝碑铭格调。

  2001年2月20日凌晨,潘主兰病逝,享年93岁。潘主兰曾经刻过两枚印语耐人寻味的印章:一为阴刻“近庙欺神”,另刻阳刻“自己文章”; “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这是潘老常以自励的修身养性格言,他一生都将人品置于学问之上;“沅湘终古集骚魂,空谷由来为托根。不与万花颜色斗,素心相对闭才门”,更是他一生恪守的信念,即使在那特殊时期,他也从没“折腰”过,从知天命到古稀年,他依然故我,读书泼墨,自在我心。

  他精慎治学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书画印艺术的独到见解,就像素心幽兰一般,沁人无声,于岁月的平淡中造福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