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大家头条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四十一

“文人”陈健:陈情勖志联山翠,健翼长风艺海游

发布时间:2017-04-24 18:47:43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礼林

“文人”陈健:陈情勖志联山翠,健翼长风艺海游

陈健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时特别喜欢关注楹联及背后的历史故事。

  退休后奔走弘扬楹联文化 全省设立18所楹联教育基地

  “国富民强,大策标我志;兴邦创业,蓝图鉴人心。”这是悬挂在金鸡山公园的一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联。每当游人驻足拍照合影留念时,陈健都倍觉欣慰。

  他说,楹联顾名思义是楹柱上的对联,比诗词更接地气,不论是在寺庙还是厅堂,还是红白喜事、春节等各种节庆,都离不开。这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很好的形式。

  楹联讲究字数相对、词性相对、平仄相对,对人的文学素养要求高。据他介绍,如193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高考就只考了一道对对子:出题上联为——孙行者,下联陈寅格对——胡适之。

  但是发展楹联文化,陈健似乎还有着更深刻的使命感。“福州长乐人梁章钜被誉为中国楹联鼻祖,对楹联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收集、研究、整理分类、评价。作为家乡人,我们福州人传承好楹联文化更是义不容辞。”陈健说。

  因此,退休后陈健并没闲着,不论是游览名山大川留下各种楹联作品,参与各种楹联征集比赛,还是把楹联书协带进校园,他一直在为弘扬楹联文化而奔走。在他的努力下,从海宾国际大都市厦门到山城南平光泽,福建全省各地市各种楹联学会、诗联社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陈健说,弘扬楹联文化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保护闽文化,培养闽人的文化自信。现在写诗联一定要用古韵六声,而福建是中国多方言区,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音、古韵。“你有没有发现,用古韵读一些古诗联,平仄更顺畅?”他举例道,唐代诗人贺知章有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回乡偶书两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中的“衰”在闽南语中就读“sui”,这样读起来就押韵了。

  对于中国楹联文化目前的发展,陈健坦言,最大的担忧是人才断代。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福建楹联学会已在全省设立了18所楹联教育基地,福州新店中心小学便是其中一所。这些学校一周有最少一节课,教小学生如何写春联、对对子。省楹联学会还会定期派人前去给学生们上课。2016年3月,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在晋江召开,两百多人参观,广受好评。

  聊起劲,陈老对当下流行的“中国诗词大赛”类栏目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这种节目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很有好处,他很赞成从小就提倡学生背诵。因为当一个人长大后,对某事有了解感悟后,曾背诵的诗句自然就会脱口而出。目前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古文诗词的教学不是太多反而太少。

  同时他还建议,当下语文教育,学生不能光背诵,还要学会培养创造力。比如,学习写楹联就是在培养创造力,写楹联就是在创作,你出上句我出下句,“下句能有几百个答案,这就是创造力”。古代私塾教育就是以《三字经》等为文本教学生对对子开始。

  “不论是非遗等古文化传承还是考古,该保护就要立即保护。”陈健强调说,“虽然福州只有2200多年建城史,但闽都文化沉淀了许多中原古音,是古文化的宝库。我们身为福州人,不但要引以为豪更要发扬光大。楹联文化要成为全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