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大家头条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四十一

“文人”陈健:陈情勖志联山翠,健翼长风艺海游

发布时间:2017-04-24 18:47:43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礼林

“文人”陈健:陈情勖志联山翠,健翼长风艺海游

陈健提笔写楹联。

  “误打误撞”入学 与大教育家陈坦为邻深受教诲

  一进入陈老家的客厅,几幅巨大的楹联顿时展现眼前。其中一副尤引人注意,因为它精妙地概括了陈老的一生的追求及其艺术成就:陈情勖志联山翠,健翼长风艺海游。这是华夏诗联书画院王庆新院长为之撰书的嵌名联。

  楹联艺术,其实是诗文与书法相结合的艺术,需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懂得吟诗作赋,最后再依托书法艺术表现出来。究竟陈健是如何与文字结缘的?因何又成了终身追求的事业并为此奋斗终身?

  陈健说,他的小学经历不得不提,因为不但决定了他成为真正“福州人”,也因为在小学遇上许多恩师,打下坚实古文基础,才有了后面的“文化之路”。

  1949年底,由于父亲生意失败举家从天津搬回福州,住在仓山区仓前山天安寺。从此他和闽都文化开始结缘。陈健4岁就上学了,小学读了六年半。据他回忆,那个时期,许多寺庙被改建为小学,他所住的天安寺被改为天安小学。自己上学到教室不到两分钟,爬几个阶梯就到了,“大雄宝殿内黑压压地挤满了近200名学生,甚是壮观。”

  陈健的入学纯属“误打误撞”。那时他家与学校仅一墙之隔,时年4岁的他“看到别人在排队,好奇也跟着排队”,谁知竟也加入了入学队伍。他1951年1月入学,那时还有春季班,他也因此有了小学“6年半”的奇妙经历。

  上完课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文字”的奇妙作用在他脑海里有了初次印象。他原名叫“陈勤键”,上课习字用毛笔,那时还没改革繁体字,陈健写毛笔字的样子被老师看在眼里,当即就把他名字改为“陈健”。

  “虽然那时学习条件差、不正规,但有幸遇到了许多古文功底非常深厚的老师,对我影响深远。”其中一位不得不提,那就是福州著名教育家陈坦。上第一节课时,陈坦把手中印刷的留有浓浓油墨味的教材拿起来,放到鼻子问大家“有没有书香?”然后陈坦教大家怎么用牛皮纸把书包起来,并言“书是我们终身的朋友,要给它们穿衣服,要爱惜。”书包完,陈坦教大家把书翻开,说道:“看书,要先看前言,后看目录”。 陈坦超脱一般人的教育理念让陈健终身难忘。

  陈健还回忆道,当时校长是莆田人,校内因此留用了许多莆田人。这些莆田人可不简单,解放前多为福建教育系统的高官,国学水平较高。彼时没有统一教材,就在这种“旧学”与“新学”交织的情况下,陈健在启蒙就把《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背得滚瓜烂熟。

  或许是天赋使然,也或许是缘分使然,即使4岁就入学,陈健小学年年年段第一,被保送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