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四十一
“文人”陈健:陈情勖志联山翠,健翼长风艺海游
陈健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时特别喜欢关注楹联及背后的历史故事。
语文突出大学被调剂到“中文系” 呼吁参与筹建“中国楹联学会”
“我本来大学读的是俄语专业,想不到最后逃不过读‘中文’宿命。”陈健笑道。1963年,他报考俄语专业,考入了福建师院,因为语文成绩突出又调整到中文系。
大学毕业后,他作为知青,插队到宁德市周宁县礼门公社。在周宁这个地方,陈健开始了他的语文教育事业,也是在这里取得了事业的一个个高峰。
公社尊重省城来的高材生,便交待他创办礼门小学戴帽初中班,要他盖4个教室,陈健不负所托,很快完成任务。他想不到,这竟是他人生转折之一:一年半后,他被调到周宁一中,先后担任语文教师、副校长。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从此直到1989年,陈健语文教育事业就像“开了外挂”,在周宁一中,他尽情施展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1977年恢复高考,陈健开始担任周宁一中语文组组长。在担任语文组组长期间,他把下放到周宁的福大、师大教授统统“拖”到周年一中任教。这也让彼时的周宁一中,师资力量无比强大。“那时100多个教师中,最多有36个是师大校友。”陈健自豪地说。
周宁一中从1977年起连续三年获宁德地区评比第一,陈健也连续两年晋级,1988年被评为福建省首批中学高级教师。很快,人生事业又迎来第二个转机:1989年5月,他被调回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当老师。回福州第二年,他随即担任系语文教育学硕士生导师;2008年他从师大退休,已是全国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导师,语文教育事业达到人生最高峰。
但在周宁工作期间,陈健除了语文教育事业还要一大成就不得不提:提出并筹建了中国楹联学会。
早在周宁期间,爱好文学的陈健便开始了文学创作。他是文革后周宁首届文协会主席,一早便加入周宁历史悠久的初晴诗社。他的创作包括新诗、散文等,但最重要的是文学评论文。1977年,他写了篇评论文评美国小说《海鸥.乔纳森》,最先在前线广播电台发表,想不到随后竟全文被美联社登载。
出于对诗歌的爱好,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让陈健心中有了一个很大的梦想。很快他便付诸实践。上世纪80年代初,陈健在《八小时之外》杂志上认识了青海常江先生,他与臧克家、顾平旦、程千帆等67人编撰油印了《楹联通讯》12期。志同道合的的他们为筹建全国性对联组织奔走呼吁。1984年11月5日,中国楹联学会创立,陈健作为创始人也成为福建首批5名会员之一。
1989年底,由陈健等4人带头注册的福建省楹联学会成立,并于1990年10月获批成立福建省楹联研究会,首任会长为赵玉林,陈健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