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六十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1953年4月参加工作初期留影。
首个撰写《王菏波传》 主持修复林觉民故居等文保单位
1989年,黄启权退居二线,进了福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早在1979年底,黄启权便承担了撰写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共早期的领导人《王荷波传》的任务。
“搞好党史工作,是为了知古鉴今,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激励后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留存千秋的宝贵财富。”他认为,党史研究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分内之事,也是文史著述的开端,因此对于《王菏波传》,他集中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历经三年收集、整理,先后八易其稿,终于在1983年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十二卷,全文一万八千余字。
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要收集资料唯有靠“跑腿”。黄启权说,当时留下的只有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资料》中约200字的王荷波材料,而且其中籍贯沿用历史的说法,把“福州”写成“闽侯”,牺牲时间把一九二七年十一月误为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史料如此匮乏,却要真实地再现王荷波波澜壮阔的一生,其困难不言而喻。
从此,黄启权简直是寝食不安,在史书报刊,只要看到有“王荷波”三字就喜出望外,不论是史料还是传略,也不论是报纸还是杂志,立即摘录下来。为了搜集鲜为人知的史料,黄启权到处求教老同志、知情人、亲属;查阅档案不计其数;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共党史人物传》,甚至向全国各地征集资料,在反复考证和科学分析后,黄启权纠正了多项以讹传讹的记载,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为原则,秉笔直书,终于大功告成,《王荷波传》获得全国中共党史人物传优秀成果奖。这也是国内第一个撰写王菏波的传记,此后不少研究王菏波生平的文章均引自该文。
《王荷波传》
修复名人故居,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时任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黄启权又一项“重任”。
三坊七巷北隅,南后街与杨桥路交汇处,历经百年沧桑的林觉民故居静立于繁华闹市之中,门前矗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殊不知,在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林觉民故居险遭拆除。
1989年,杨桥路面临拓宽,位于黄金地段的市级文保单位林觉民故居欲被开发商用于建设商品房。消息传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热心人士还在报刊发表署名文章,为完整保护林觉民故居呐喊。
2002年4月,赴上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1991年3月份,市领导在林觉民故居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给文化工作者带来极大的鼓舞。黄启权说,同年11月9日,林觉民故居修复竣工,并辟作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正式开放,成为全省首家辛亥革命纪念馆。
也就在那年,福州启动实施了多项全省乃至全国首创的紧急保护措施,首次对全市64处名人故居、历史纪念地和代表性建筑,比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挂牌。“到1992年1月,这64处场所全部挂牌。至此,过去没有覆盖到的、没有列入文保单位的文物点都得到了保护。”黄启权说,此举成为全国首创。
2012年1月在福州市博物馆。
除了林觉民故居,黄启权还主持修复了邓拓故居、琉球馆,参与修复了华林寺、于山大士殿、戚公祠、严复故居等。
修复邓拓故居最让黄启权记忆犹新,那时候遇到的是收回困难、拆迁困难、修复更困难。为了产权和拆迁,黄启权四处奔波,事情不论大小,他都努力做到不留后遗症,不存异议。“好事多磨”,邓拓故居年久失修,主楼破损严重,梁柱倾斜,屋顶雨漏,庭院荒芜。修复方案半年时间经过四五次修改才最后定案;又经过半年,按原貌修复了主楼,修整了庭院,恢复了自然景观,整修围墙、垒砌护坡、新设台阶;还把摩崖石刻、墨池和水井等古迹一一复原。
为了完美地布展陈列,黄启权广泛收集图片、文字和资料,确定为三个部分:邓拓生平、邓拓著作和怀念邓拓,使这位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博学多才的闽籍英才重现于展厅。
故居修复得到邓拓家人的大力支持,他们把最珍爱的邓拓手书中堂《鲁迅七绝》:“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赠送故居,高悬正厅,这幅书法苍劲拙朴,圆中有方,为故居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