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争当文明创建排头兵 省内文明城区测评两连冠
整洁美观的乌山公厕成为精美的“城市家具”。记者叶义斌 摄
管理精细化 城市“颜值”高
城市之美,在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
位于湖东路口公交站附近的公厕,几乎每天都会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走入公厕,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看看纸张、清洁液是否装满,闻闻有无异味,检查设施是否完善。他是鼓楼区温泉街道副主任李舜,同时,他也是这间公厕的公厕长。
去年4月,鼓楼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厕长制工作,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总公厕长,区委、区政府领导和街镇班子人员每人包干1座公厕。同时,配备一名管理员和两名保洁员,对标星级酒店标准,落实日常精细化监管。
“我们对全区重要路段的29座公厕进行了改造提升,每座公厕的保洁经费也由一年7万元提高到12万元,通过扎扎实实的投入,做好公厕的长效管理。”鼓楼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鼓楼力争把公厕打造成精美的“城市家具”。鼓楼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干净无异味的基础上,部分公厕还引入刷脸取纸等服务,有的公厕结合所在街区特色进行外观设计,已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全区109座公共厕所中,有61座配备了特需间,屋内有婴儿护理台、不锈钢扶手等装备,满足特殊人群使用需求。”
“这样的公厕改革是真正的为民做好事,为人民提供便利。”市民卢人群称赞道。鼓楼“厕所革命”所形成的经验,还获得央视和福建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点赞、推介。
不仅公厕整洁了,鼓楼的大街小巷也更干净了。这可离不开每天在路上辛勤作业的环卫人员。他们一天出现在街头19个小时,确保辖区道路达到“无粉尘、见本色、可席地而坐”的卫生标准。“鼓楼区自2012年率先启动道路保洁市场化改革,今年1月完成了第二轮改革,定下‘席地而坐’的高标准,还将电线杆2.8米以下立面保洁、内河河面及岸线保洁统统纳入保洁范围,作业模式也从清扫模式升级为清洗模式,从单一的一把扫把作业模式,转变为机械化作业全覆盖。”区城市管理局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胡冬至告诉记者。
近年来,鼓楼区创新推行了不少城市管理新举措:在全市率先取消垃圾板车,改为后压直运或置换垃圾桶的方式实施收运;在全市率先出台意见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划定1239处3.5万个“两车”停车位;交警部门设置指挥研判室,利用前端视频设备“点对点”调度,实现就近快速排堵,为城市“中枢核心”日均排堵13起以上……像绣花一样精细地管理城市,让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相关新闻
- 鼓楼:三年旧改一年实施 加快建设幸福家园(2018-05-30 18:21:12)
- 鼓楼:三年旧改一年实施 加快建设幸福家园(2018-05-30 09:17:05)
- 鼓楼让优质均衡的教育惠及每个学生(2018-05-09 09:41:59)
- 水部经合社:织密“监管网”管好“亿元账”(2018-03-29 08:45:36)
-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018-03-14 08:39:54)
- 鼓楼全区上下铆足干劲冲刺一季度“开门红”(2018-02-28 08:26:47)
- 在鼓楼,一起过个幸福年(2018-02-14 08: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