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文化中国行 >> 最新报道

文化中国行丨武安平调落子:一出好戏 与古为新

2024-06-25 18:22:08来源:邯郸新闻网

  “俺娘家门口大会里,俺有心娘家去赶会,头上缺少一个花髢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走进武安市楼上村,农家院里时不时传出阵阵清脆婉转的落子戏。

文化中国行丨武安平调落子:一出好戏 与古为新

  周苏霞正在演出。

  6月19日上午,楼上村的一座古院落里,56岁的周苏霞一边打着节拍,一边带着孩子们唱习武安平调落子,蝉声附和下,婉转悠长的调子引来游人驻足。

  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平调唱大戏,曲腔悠扬,旋律流畅;落子唱小戏,更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两者相辅相成,经常同台演出。武安平调落子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其深厚的民间基础和优美的唱腔,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角儿”,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平调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扬,以朝代大戏为主,角色行当齐全,有红生、小生、老生、青衣等,合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落子则以家长里短小戏为主,行当主要有小旦、青衣、小丑、老生等。”说起武安平调落子,从小就开始学习平调落子的河北省武安平调落子传承人周苏霞除了喜爱,更多了一层责任。

  “三进帐、姚刚征南、董家岭、天河配……儿时,每天清晨便能听到父亲在院子里练功,那时虽然不懂,但听着听着也能唱上一点。”说起与平调落子的结缘,周苏霞坦言,最初是受父亲周三祥影响。她的父亲也是位平调老艺人。看着父亲在家练习、四处表演,她不自觉地就爱上了这门家乡戏。

  “父亲看我喜欢平调落子,便自己在家教我。”周苏霞回忆,那时父亲在家让她用毛巾当水袖、用小棍子当马鞭,父亲唱一句她便跟一句。

  13岁,周苏霞凭借着优美的身段和甜润的嗓音考入了武安戏校,开始学艺生涯。正式开始学习,她才真正理解到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更明白了舞台上,或“披挂整齐”威风凛凛,或水袖翩翩身段柔美的“角儿”,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初入戏校,老师要求我们每天清晨5点就要起床练习基本功,最初晨练结束后,大家往往都已经精疲力竭,但此时,一天的训练才刚刚开始。”周苏霞回忆,初入戏校时,老师教他们“拿顶”,也就是倒立。

  “拿顶练功,不是累了就能停。”周苏霞说,必须耗够了老师规定的时间,“看着三分钟不多,平常一笑一聊天就过去了,但开始倒立时,所有的重量都压在胳膊上,我们‘耗’的时候,胳膊哆嗦,汗珠子滴答滴答地掉,自己数着汗珠。”

  实在撑不住时,周苏霞那时候也会跟老师求情,想歇会,“老师不让,总喊着坚持坚持!有时候为了让我们多练点儿功,本来从1数到20就能停了,他反而倒着数,从20数回到15去。”

  “现在回想起来,在戏校时,虽然每天都‘生不如死’,但三年过去,对平调落子的感情反而更深了。”周苏霞说。

  前半辈子学唱戏,后半辈子教唱戏

  1984年,周苏霞从武安戏校毕业,进入武安平调落子剧团,开始戏剧生涯。

  “那时,喜欢听戏的人多,几乎天天都有表演,台下观众看得起劲,我们表演也有劲头。”周苏霞回忆,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喜欢听戏的、有时间静下来听戏的人越来越少,剧团的演出也从最初每天一场,逐渐变成隔天一场,最后到了一周一场。

  “那时,说不难过是假的,我父亲唱了一辈子戏,我也从小便开始接触平调落子,可看着大家越来越不关注传统戏曲,我是既着急又难过。”2003年,一个偶然机遇,周苏霞调入武安市文化馆,在馆内担任戏曲老师。有了文化馆的平台,她再次有了能不能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平调落子的想法。

  “唱了几十年,也表演了几十年,我见证了平调落子的辉煌与衰落,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家乡戏没落。”随后,周苏霞开始了前半辈子学戏唱戏、后半辈子唱戏传承的生活。

文化中国行丨武安平调落子:一出好戏 与古为新

  周苏霞(左)教学生学习武安平调落子。

  每周三,周苏霞都在武安市文化馆开展戏曲公益培训课,把过去的口传戏整理成纸质版的平调落子曲谱,从零开始,手把手教授。周苏霞告诉记者,参与戏曲公益培训课的学生,不仅有武安市的,还有几位是专门从沙河市赶来的。为了方便学生上课,她还特别开设了网络课堂。

  在她的努力下,悠扬婉转的武安平调落子又开始在城乡之间慢慢传唱开来。

文化中国行丨武安平调落子:一出好戏 与古为新

  周苏霞教学生学习武安平调落子。

  周苏霞坦言,虽然现在参与戏曲公益培训课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群体,但随着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推进,也有不少学生喜欢上了平调落子。

  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她11岁的外孙女也爱上了平调落子,“今年我和外孙女一起参加了京津冀家庭戏曲大赛,还获得优秀表演奖。”周苏霞笑着说道。

  一曲地方戏,给村子带来新机遇

  “下一沟,到楼上,吃拽面……”6月19日中午12时,走进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楼上村,便听到面馆老板娘王芹如边哼着平调落子边将刚刚做好的面条端给游客。

  王芹如是地地道道的楼上村人。在楼上村,人人爱戏、懂戏,行走在楼上村,处处有戏曲元素:村标石上“山居戏乡”的招牌引人注目,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脸谱图案,村间街巷以“花旦街”“金枝巷”“蓝桥胡同”等戏曲元素命名。

  “系上围裙下得了厨房,换上行头上得了戏台。”王芹如的另一个身份是楼上村剧团演员。面馆墙上还挂着她和村民的演出剧照。

  武安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武安平调落子的发祥地,地处太行深山区的楼上村是平调落子主要传承地,村里至今还有自己的剧团和剧场。

  因为地处太行山深处,楼上村原来经济发展慢,很少有外人到村里来。2019年,楼上村开始唱响“文旅融合”大戏,成立了戏曲文创工坊、戏曲茶社、平调落子酒坊等,倾力打造了平调落子戏曲小镇。

  不远处,楼上村一处农家院中锣鼓铿锵,乐曲悠扬。周苏霞一边打拍子,一边带着几个孩子唱平调落子。

  她告诉记者,楼上村戏曲传承基础很好,如今已经传承了三代人的村剧团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每逢重大节庆,村里都会唱起大戏。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平调落子,周苏霞有时间就会到楼上村演出,该村很多小学生都上过她的课。

  “楼上村群众爱听戏更爱唱戏,吸引了不少太行山外来客。”王芹如笑着说,“如今乡村旅游火了,给我们带来不少机会,村民开起民宿和农家乐,板栗、连翘、金银花等土特产也有了销路。”

  “那一天天气好,日头毒,把麦子晒到当院里呀……”记者采访结束时,静谧的山村里再次飘荡起婉转戏音。戏韵悠扬,唱出了村民在新时代更上层楼的好日子。

【责任编辑:韩靓】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烈火之鉴!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警示录!
烈火之鉴!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警示录!
福州纺织工业元宇宙辅布司园区揭牌
福州纺织工业元宇宙辅布司园区揭牌
福州240小时过境免签宣传片《让世界看见福州》
福州240小时过境免签宣传片《让世界看见福州》
紧急救援!福州一对年轻男女被困
紧急救援!福州一对年轻男女被困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33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放申请
福州33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放申请
专题推荐
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
2024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
2024“一带一路”商协会大会
2024年福州市网络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