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从“土”秘诀看中华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
央视网消息:“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这句诗描绘的是我国兴化垛田万亩油菜花海的美景。很难想象,如今的赏花胜地,竟是数百年前华夏先民为了抵御洪涝灾害,孕育出的一种独特农业地貌。建在沼泽地基础上的“垛状”小块农田和立体生态系统蕴含怎样的智慧,才能入选两项世界级遗产?
撑着小船去种田,这是江苏兴化垛田街道的村民们一直保存的一种原始的农耕方式。兴化先民们为了开垦荒地、抵御洪涝灾害,从原来的湖荡沼泽中积土成丘、垒土成田,形成了这样一条条形状不同,大小各一的垛田。
大的有两三亩,小的只有几分地,但是垛与垛之间各不相连,四面环水,为的就是方便船只进入进行种植。这样的一种种植方式,也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智慧典范。
兴化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的里下河平原腹地,是江苏省海拔最低的“锅底洼地”。北宋名臣范仲淹任兴化知县时,就曾在外围修筑“范公堤”挡住海水倒灌。后来,黄河夺淮入海,兴化地区水灾泛滥,沦为“洪水走廊”。
向下挖出“网”状深沟、向上堆出“垛”状高田,同样的土量换个位置,就能将原本都在水下的地面,变成一高一低的垛田与河道,增加可耕种土地面积。
垛上种蔬菜、垛下养鱼虾蟹。垛田形成的独特生态环境,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丰富了生物多样性。而垛田之间的河道,除了能走船还能用来排水和灌溉。
如今,这些独特的小块“垛田”散落在密集的河网中。“万垛耸立、千河纵横”,好像大地上“鬼斧神工”的天然油画。“垛田”这种奇特的农田地貌和土地利用方式,在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又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兴化垛田:走向世界的“土”秘诀
不得不佩服,古人利用水土的方式真的充满了想象和勇气。兴化垛田里的农耕智慧至今仍在不断积累,长出不少具有国家地理标志的优良农产品。
在被划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垛田街道杨家荡村,68岁的韩兴和现在是村里少数会罱泥的人。罱泥是垛田上独有的农活儿,农民拿着巨大的竹夹从河底夹起淤泥,先倒入船舱内,再浇到垛田地面上。以前没有化肥的年代,罱上来的河泥就是四里八乡的农户们都羡慕的好肥料。
村民们说,河底的淤泥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所以垛田上种出的香葱、龙香芋等蔬菜品质独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香葱被运输到当地的加工厂后,经过洗、理、切、分拣装盘,然后就开始了高科技的“蜕变”之旅。工人先把香葱放入冷库冷冻数小时,然后立即抽真空“升华”干燥,经过48小时左右的一系列工序后,一棵香葱就变成了脱水蔬菜。留学回国创业的王一盛介绍,与过去使用的热风干燥技术相比,这种新技术不仅让垛田香葱最大程度锁鲜,价格也比过去增加了五六倍。
特色农林 成为兴化地区的“绿肺”
以往,因为地块零散、四周环水,垛田只能靠人工种植,农业机械都只能望“垛”兴叹。可最近几年,这个“老黄历”要翻篇了。
江苏兴化千垛镇,从这个地名就可以猜到这里有垛田这种独特的地貌。现在的垛田万亩金黄,人们收获菜籽正忙。垛田之间河面上穿梭的除了传统的农用小船之外,还有一些大船运来了机器帮忙。
这些年,由于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能罱泥的人越来越少,很多村民只能改用化肥。为了保护垛田,减少化肥、农药对土壤的影响,当地开始尝试用水陆两用的挖掘机代替人工罱泥,不仅能增加土地肥力,还能给河道清淤,让河道的水“活”起来,提高水质、提升环境质量。
兴化垛田特色农业系统,除了农业、水产系统,还有林业系统,成为兴化地区的“绿肺”、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宝库和碳的储存库。
在兴化,垛田不仅仅是用来种庄稼,一垛一垛的垛田上树木成林。当地人介绍,这里将近40年前还是一片芦苇荡,而现在树木成林,并且在最近这两三年,经过环境治理,越来越多的林栖鸟在这里安了家。
水清鹭白如画里,稻黄蟹肥香万家。现在,这里已经建成国家湿地公园,在册鸟类超过200种,其中,光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就有6种。当地专门制定地方性法规和专项保护规划,在垛田保护区范围内禁止所有工业项目。
曾经浊浪滔天的洪水走廊,如今俨然已是梦里水乡的人间天堂。今天的兴化垛田里,不仅有四季风景美如画,也有保护利用两相宜,更有中华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全面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 文化中国行 | 感受文明的遗存 让每一颗字都有温度(2024-06-07 10:19:26)
- 文化中国行(2024-06-04 10:08:41)
- 中国“世界级遗产”最新全名录:福建有2处入列(2017-07-08 16:25:04)
- 一江春水向东流 航拍江南乡村民居、油菜花海(2017-03-12 16:22:54)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