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乌山时评 >> 热点关注

乌山时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3-06-20 10:11:06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赖超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创造性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把握蕴含其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继承。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深刻揭示民主本质和民主运行规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石。恩格斯指出:“首先无产阶级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指出:“工人革命的进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列宁也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的国家必然是新型的民主国家和新型的专政国家。”马克思主义对民主的认识是深刻和全面的,“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科学地揭示在阶级社会中民主与国家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揭示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的阶级实质。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并把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民主新道路。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表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明确法制建设对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意义。邓小平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调了人民民主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了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新时代如何发展人民民主进行了深入思考,深刻阐明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评判主体与标准、显著优势等重大问题。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民主探索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为了实现人民民主不懈努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性质,开启民主政治的探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以“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毛泽东在1949年6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标志着“人民民主”概念正式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民主发展进入新纪元,人民当家作主从梦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巩固国家政权,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定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框架和制度框架基本确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不断发扬党内民主和健全基层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进一步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人民依法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论断,民主政治建设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涵盖“五大民主”的系统工程

  一是民主选举。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充分享有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人民可以广泛参与国家机构选举、村(居)委会选举、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等,涵盖了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得到充分保障。

  二是民主协商。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渠道方面,有人大协商、政党协商等七大协商渠道,尤其政协是专门协商的组织保障。形式方面,有双周座谈会、听证会、提案、民意调查、网络征集、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制度程序方面,除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外,还有“两会制”、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等具体的制度和程序。

  三是民主决策。民主决策需要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开展工作。民主决策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各级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

  四是民主管理。人民群众可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城乡社区民主管理、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社会组织民主管理。人民群众通过对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发挥主体作用,行使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和参与权,体现国家主人地位。

  五是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强化党内监督,发展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样化民主监督形式,逐步构建起一套科学高效、相互贯通的权力监督机制,确保公共权力运行的公开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舆论、媒体、网络等群众性监督的影响力不断显现,极大提升了民主监督的时效性和威慑力。

  总而言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通过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得到鲜活呈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民主探索的经验总结。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发展路径,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逻辑。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既有利于把握其重大价值和实践成效,也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

  (作者:赖超;单位: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