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嘉庚”号来榕 这艘静音科考船有哪些“黑科技”
“嘉庚”号来到福州。记者 欧阳进权 摄
23日,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来到位于马尾的船政文化园区,参加船政创办158周年系列活动并开展研学活动。作为一艘主打静音、环保特色的科考船,“嘉庚”号拥有不少“黑科技”,展示了我国海洋科技的实力。
“嘉庚”号全长77.7米、排水量3611吨,是我国第一艘采用国外初步设计、国内转化详细设计并建造的合作模式,并由厦门大学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也是中国深远海科学考察的主力船之一。厦门大学也是国内第一所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科考船的高校。水文、化学、生物、地质、地球物理、大气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同步观测和研究,在“嘉庚”号上都可以实现。厦大许多年轻科研人员的海上科考之路,就是从这里起步。该船被厦大师生称为“海上厦大”、厦大“第五校区”。
“‘嘉庚’号的设计水平可比肩世界同级别科考船,静音是它的最大特色,具有更洁净、更安静、更绿色等特点,为船上工作的科考人员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嘉庚”号科考船船长汤少华说,“它还为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服务。”
据介绍,“嘉庚”号在建造时优化了船体设计,减小流噪声,同时采用全电力静音推进系统,配置特殊定制的低噪声推进电机、螺旋桨及艏艉侧推器,水下辐射噪声静音等级高,并首次使用全电力静音推进方式,大大节省舱室空间,而且为进一步降噪提供了条件。因此,“嘉庚”号投入使用后,获颁我国首张水下辐射噪声SILENT证书,开创了国内科考船静音技术走向规范化的先例。
汤少华表示,静音保障了船上声学设备的运作。“嘉庚”号船底安装了不少声学设备,从测深及扫描海底地形的单波束和多波束系统,到探测水体目标的分裂波束系统;从“透视”海底表层的浅地层剖面仪到分析水文的多普勒海流计,再到水下声学定位的超短基线系统等。这些设备通过向水下发射不同频带的声音,并采集回波信号进行分析,以获得海底和水体信息。如果采集的信号中混入了较多的船舶水下辐射噪声,会对有效回波的判别产生干扰。因此,控制船舶的水下辐射噪声排放,有利于为声学设备提供较为安静的工作环境,确保设备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调查作业效率。
此外,为获取海洋中含量极低的痕量元素,“嘉庚”号装配了我国首套,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符合国际GEOTRACES标准的超洁净痕量元素专用采水系统“泰斯”。
自2017年交付使用以来,“嘉庚”号已执行了54个科考航次,平均每年航次作业天数近270天,总航程近19万海里,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航行近9圈,获取了大量高质量的海洋数据和样品,产生超过100项科研成果。日前,“嘉庚”号在西太平洋海面布放了重1.5吨的无人艇,开展科考作业,完成了首次无人艇协同科考母船远洋观测作业。汤少华说,科考船上载有3艘无人艇,每艘长约3米,可以在几十海里的范围内开展作业。“原先开展科考工作时,科考船需要在作业点原地停留进行数据采集,但无人艇加入后,科考船可以在一个作业点放出无人艇让其独立采集,再前往下一个点开展作业,中间不需要停留,极大提升了科考效率。”汤少华说。
据悉,“嘉庚”号23日、24日在船政码头开展研学活动后,将在马尾造船修船事业部进行中期维修,计划下月初返回厦门,之后继续开展海洋科考作业。(记者 欧阳进权 通讯员 吴丹红 丁林怡)
- 屯水有好礼,免费泡温泉、玩游戏、看演出(2024-12-20 21:01:39)
- 马尾:全力推动开发区再创新辉煌再上新台阶(2024-12-19 07:47:26)
- 福建船政企业文化展馆亮相 位于连江粗芦岛(2024-12-16 08:09:44)
- 福州,再添国家级殊荣!(2024-12-11 18:01:33)
- “福建船政”再添国家级殊荣 入选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2024-12-11 08:24:44)
- 福建船政入选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2024-12-11 07:43:22)
- 单霁翔:船政文化应成为世界遗产(2024-12-10 19:48:51)
- “船”递百年中法情 中法人文交流对话沙龙在福州举行(2024-12-09 10:36:02)
- “船”递百年中法情 中法人文交流对话沙龙举行(2024-12-08 08:30:06)
- 中法人文交流对话沙龙在榕举办 专家学者畅谈船政佳话(2024-12-08 08:17:02)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