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十九大时光·一线见闻:“‘健康中国’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2017-10-17 19:20:03  来源:中工网

  10月15日是个周日,早上7点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宋盛晗就来到了医院。前一天,他刚为一位社区转诊的病人做完微创介入手术溶栓治疗。除了查看这位病人,宋医生今天还有许多其他的工作。公休日工作是这位有着18年党龄的医生的常态。

  虽然太阳还没露出脸,但是朝阳医院已是人来人往。医院门诊大楼前挂着“坚定信心,奋发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横幅,提示着距离十九大召开还有3天。

  跟随着宋医生的脚步,《工人日报》记者在血管外科的病床上见到了昨天刚做完手术的病人高女士。

  “11号查出血栓,当天就转诊到了朝阳医院。转诊是社区医院联系的,无论是社区医院还是朝阳医院的医生,都很负责,我很满意。”高女士今年7月不慎摔伤导致髌骨骨折,在朝阳医院做完手术后,转往北京朝阳区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期间出现右下肢肿胀不适。在社区医院做完检查,请朝阳医院的医生会诊,诊断为骼股静脉血栓,高女士被转诊到朝阳医院治疗。

  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朝阳医院医疗联盟成员。早在2012年,作为北京市推进分级诊疗模式首个试点,朝阳医院医疗联盟成立,包括朝阳医院在内的11家三级、二级和社区医院实现双向转诊,联盟内的社区医院患者,可以享受大医院优先进行核磁共振、CT检查等,并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远程会诊。朝阳医院作为联盟内唯一的三甲大医院,建立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危重症转至朝阳医院,慢病管理和康复期患者转至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续治疗和康复。

  “转诊很顺利,社区医院联系了朝阳医院的医生会诊,确定转诊后,他们将我送到朝阳医院,出院手续也是社区医院医生帮忙办理,把医保卡送过来的。”高女士说。

  “医院通知了我们科室的张望德主任,然后安排我接诊、做手术。从同意转诊到进院,也就两个小时左右。”宋盛晗说,“我们血管外科7名医生,去年做了1200多台手术。分级诊疗的推行,对病人和医院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一般的病人在基层医院就可以治疗,重病人转往大医院,既合理分配了医疗资源,也提高了病人的就诊质量。”

  据了解,自医疗联盟建立以来,截至今年9月中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实现下转住院患者1万多人,上转住院患者1000多人,为社区患者做大型化验千余项,CT、核磁检查200多次。每年有29位副高职称以上医师每周到联盟成员单位出诊一次,每年出诊3000余次,诊疗患者8.5万余人。

  今年8月底,北京朝阳医院又成立了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并为朝阳区7个社区服务中心出具放射诊断报告。该中心每天可为社区医院出具放射诊断报告120例~150例,患者半个小时就能拿到诊断报告。

  “这是我们医院落实‘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举措。”朝阳医院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任务。2016年10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统计显示,仅2016年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共部署10方面50项重点医改任务,印发实施健康相关重要政策文件20余个。推进分级诊疗作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一剂改革良方,医联体的构建,则变“百姓追着服务跑”为“服务围着百姓转”。目前,全国94.7%的地市级以上城市有了自己的医联体,19个省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逐渐形成。

  “‘健康中国’对我们来说,是每天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作为一名医生,病人康复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作为一名党员,立足岗位,为病人服务,是我的本职,也是责任。党的十九大就要召开了,我和同事们将继续各司其职,守护老百姓的健康,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工作间隙,宋盛晗向记者道出了一名普通党员的心声。(记者 邓崎凡)

十九大时光·一线见闻:“‘健康中国’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林玮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