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AI造假……警惕涉突发事件谣言五大套路
近段时间以来,与事故、灾害相关的谣言较为突出。部分网民为追逐流量,采用无中生有、捏造数据、拼凑剪接、移花接木、借助AI等手段编造谣言,误导公众认知,在一定范围内引发社会恐慌。在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近期一系列涉突发事件谣言案例进行盘点,提醒其中的常见套路,助力广大网民提升辨别能力,避免掉入谣言陷阱。
套路一:无中生有、凭空杜撰
详情:这类谣言往往可以一言蔽之:“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造谣者全然不顾真实性是否得到验证,仅凭臆想,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肆意编造。绝大部分谣言都属于这一类。
案例:谣言“湖北鄂州等地严重暴雨致山体滑坡”“河南、云南两地发生地震”“重庆垫江县工业园区发生火灾”等,纯属凭空编造,与实际完全不符。
套路二:扭曲事实、夸大其词
详情:此类谣言惯于运用捏造数据、雕琢细节等手段,蓄意夸大灾情险情。它们看似具备一定的事实根基与分析脉络,其中的数据信息、逻辑架构均为人为虚构编造,极具迷惑性。例如,编造耸人听闻的伤亡数据,用以营造受灾惨状的虚假情景,由此诱发公众的焦虑与恐慌情绪。
案例:谣言“重庆南岸一住宅楼起火,‘19人死亡’”,实际情况是11月26日重庆南岸火灾,1人受伤送医。谣言“内蒙古某煤矿附近重大交通事故‘死亡无数’”,真相是10月中下旬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某煤矿附近发生一起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的交通事故,1名驾驶人轻微受伤,无人员死亡。谣言“浙江一大巴车桥上自燃,十余人丧命”,实际为10月31日浙江嘉善一辆7座面包车起火,车内仅有司机一人且顺利逃生,并无人员伤亡。
套路三:拼凑剪接、半真半假
详情:这类谣言往往于真实事件中混入虚假元素,从而形成半真半假、扑朔迷离的态势,令人难以甄别。大多数情况下基本素材是真的,但有其特定背景、地域范围、条件限制及处理结果,因没搞清事件性质或定性完全被扭曲,又脱离了具体的背景和场景被使用,就成为了谣言。
案例:谣言“广东江门一餐厅发生爆炸”实为11月10日有影视组在拍摄爆炸戏份。谣言“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中海壳牌二期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实为企业因生产工艺发生波动,采取“紧急停车、排放到火炬燃烧”的工艺处置措施,未发生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谣言“上海一化工厂突发火灾浓烟滚滚”实则也是企业启用地面火炬排燃。
套路四:AI造谣、仿真难辨
详情:仅需输入关键词,AI就能借助深度伪造技术在网络上抓取信息并生成文本、图片、视频与录音。此类谣言彻底打破了大众“眼见为实”的传统认知,甚至会伪装成官方报道的样式,其制造门槛更低、迷惑性更强,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甄别。
案例:谣言“湖南怀化满载杨梅的果树被洪水淹了一半”实为杨某运用AI技术将河水与果树图片拼接在一起,故意编造的虚假信息,造成大雨涨水淹没果树的假象,导致部分群众信以为真,引发民众恐慌。谣言“福建南平松溪县遭遇严重大风袭击,造成枣岭街一人死亡”实际是用AI编造而成的网络谣言视频。10月中旬,新疆喀什、阿克苏地区相继发生地震,部分自媒体罔顾事实,利用AI技术拼凑网络旧图,编造完全与事实不符的地震废墟或灾后救援图片,混淆视听,严重误导网民。
套路五: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详情:把以往发生的灾害、其他地区的灾害,又或是与之毫无关联事件的照片及视频,通过技术手段伪装成当下灾害的现场状况,以此虚报灾情,误导公众判断。
案例:谣言“浙江台州黄岩泰隆银行发生火灾”,实际上是2019年11月黄岩泰隆银行外围架子着火的旧事。谣言“贵州福泉某中学起火”,则是违法行为人李某某为博取眼球、吸引粉丝,将网上某地一段着火视频发布在自己短视频账号,并配文称某中学学校着火。
在以上谣言案例中,短视频平台是主要传播渠道。相对于图文,短视频有声音、有场景、有影像,很容易诱导网民信以为真,而AI技术的应用,使场景“定制化”,又进一步增强了谣言的迷惑性。
探究造谣的出发点,部分网民和自媒体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和关切,赚取流量,进而获得商业利益。也有一些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通过恶意散布虚假信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更有甚者,试图通过制造混乱来影响政府形象或舆论走向。
从内容来看,谣言的时间、地点、形式等大多与实际事故灾情存在一定关联。事故、灾害发生后,舆情关注极易出现“焦点偏移”,受认知偏差影响,网民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来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对该事件关联性较强的“舆情周边”产生兴趣,此时若官方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达,就为谣言提供了滋生空间,极易引发舆情“次生灾害”。这也凸显了谣言搭蹭热点、似是而非、博取关注的特点。例如,谣言“广东大亚湾石化区发生火灾”“上海一化工厂突发火灾浓烟滚滚”就是利用人们对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视以及对环保安防设施(火炬)的不了解,杜撰并扩散严重失实的事故类谣言,蓄意制造焦虑,扰乱社会秩序。
谣言不仅会造成社会恐慌、增加不必要的社会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压缩了真实信息的“生存空间”,占用了本已紧张的信息资源通道,甚至掩盖官方发布的准确信息以及受灾受难群众通过网络寻求帮助的真实需求,对抢险救灾、应急处置工作产生困扰。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您,在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面前没有看客,需多一份思考、少一份盲从。要对信息发布渠道进行甄别,做到“去伪存真”,以有关部门权威发布为准,切勿听信“炒冷饭”“博眼球”“带节奏”的谣言。同时积极参与监督举报,为打击网络谣言贡献力量,为网络空间注入更多正能量。(霍晶莹)
-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依法受理处置518个仿冒诈骗类网站平台(2024-12-27 10:15:19)
- 哈萨克斯坦坠机事故幸存者发声(2024-12-26 16:46:54)
- 多人伤亡!俄一购物中心突发爆炸(2024-12-26 14:44:28)
- 三坊七巷活化利用优秀案例揭晓(2024-12-26 07:50:10)
- 三坊七巷首批活化利用优秀案例揭晓(2024-12-25 19:25:34)
- 俄北奥塞梯共和国首府一购物中心发生燃气爆炸 致多人伤亡(2024-12-25 17:46:12)
- 突发!埃菲尔铁塔发生火灾,12000名游客被紧急疏散(2024-12-25 10:01:40)
- 法国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附近楼房发生火灾(2024-12-24 17:35:23)
- 《福建省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实施办法》发布(2024-12-24 17:23:42)
- 生态环境部公布38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福州1地上榜(2024-12-24 17:11:05)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