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 >> 中央媒体看福州

“双击+关注”!《光明日报》今日连载“有福之州”!

2022-01-25 14:08:27来源:光明日报

  又上了!又上了!今天《光明日报》刊登两篇报道关注福州!福气满满!

  虎年见福!在福州,怎么过年?弘扬文明新风,赢得市民点赞!这样的过年新方式值得pick~

“双击+关注”!《光明日报》今日连载“有福之州”!

  乡村道德评议会带来文明过年新气象

  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5日 04版)

  年底到了,在福州福清市龙田镇树下村开展的道德评议会上,除了评选村里的“最美家庭”“好人好事”“最美儿媳”等,如何文明过年也成了会上的主要议题。“新春佳节,正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一些在外打拼的乡亲也陆续回家,这个时候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采取措施保一方平安,让大家过个健康祥和的新年。”“一定要减少聚集、做好防护,要杜绝大摆宴席、铺张浪费的现象。”经过充分讨论,一份动员乡亲们文明过年的倡议在大家的赞成声中通过了,内容包括外地返乡人员报备、禁止大型集聚、倡导视频微信拜年等。

  这样的道德评议会,近年来在福州许多乡村都陆续成立起来。核心“评委”由村里的文化人才、“五老”人员、乡贤等威望高、办事公道、说理能力强的人员组成,热心的老人、妇女也会参加。评议会以道德评议为重点、以村规民约为依据,大力推动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新春期间,乡村里的道德评议会更是成为倡导文明过年、加强基层疫情防控的一大助力。

  “过节不忘抗疫。有了村里道德评议会的柔性劝导,对于文明过年的一些举措,村民们更能理解和接受,效果很好。”树下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文明过年的观念深入人心,村里还组建了移风易俗宣讲队,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以福清方言的形式,将移风易俗、文明过年的内容编写成打油诗,在村里开展接地气的宣传宣讲,赢得村民交口称赞。

  为破除陈规陋习,树下村还将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红白喜事的酒席规模等进行合理规定,形成“婚事新办、喜事小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根据树下村村规民约,在举办宴会时,正宴不得超过10个菜,不得超过20桌。

  春节前夕,走进福州罗源县西兰乡磹石村,迎面便可感受到一片祥和与安宁:和煦的阳光笼罩着大地,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水潺潺,随处可见的是倡导文明过年的标语和家风家训宣传牌。

  “村里的道德评议会刚刚评选出和睦邻里家庭、最美退役军人、模范夫妻、热心乡贤等。今年的评选标准增加了一个新条件,就是要在文明过节方面带头作表率。”磹石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流河介绍,道德评议会不仅改变了村民的旧思想、旧观念,还会聚了乡贤力量,村里成立了全县首个村级乡贤促进会,在乡贤带领下,磹石村出现了弘扬文明新风的新热潮,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节日期间尤其不能大意,大家都要减少聚集少串门。”杨书旭刚刚被评为本季度磹石村的“热心乡贤”。他说,自己要带头文明过年,为村里的平安祥和尽到责任。

“双击+关注”!《光明日报》今日连载“有福之州”!

  福满春来平安路,有福之州返乡路上便捷、舒适、安心,更有满满暖意来听听“新福州人”怎么说——

  “福州达州都是有福之州”

  通讯员 张贵锋 王婷 记者 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5日 10版)

  “亲爱的四川老乡们,你们是城市中最美丽的劳动者。祝大家旅途顺利,新年快乐!”1月22日上午,由福州车站与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厦门办事处倾情打造的“福满春来平安路——‘新福州人’体验不一样的春运返乡路”活动,在福州站广场启动。

  福州站“海峡情·王威服务台”工作人员身披绶带,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厦门办事处工作人员一道,为276名四川达州的务工人员分发围巾、口罩和方便面、矿泉水等。他们乘坐的K1268次列车,是福州车站今年春运开行的首趟务工返乡专列。

  “请大家戴好口罩!”“老人和孩子请到前面来,等下优先检票、进站!”客运员赵静在人群中穿梭、忙碌。

  据赵静介绍,疫情防控是今年春运的重中之重。福州站安装了16台医用红外线热像仪、配备了100多把手持测温枪,联合驻站医生、地方安保人员,实行全覆盖体温监测和健康码、行程码核验。

  “请大家排好队,带上自己的东西,跟我来!”10点左右,旅客们跟随车站工作人员的引导,通过全覆盖红外线测温仪后,经“绿色进站通道”顺利进站、乘车。

  大寒过后,福州小雨淅沥,寒意袭人,但这丝毫没影响旅客们回家过年的兴奋。“10多年前坐火车回家过年辛苦得很。现在呢,巴适得很!”张文慧搀扶着80多岁的婆婆,拖着拉杆箱,很快就找到座位安顿了下来。

  2008年,在东莞的流水线上工作了10多年的张文慧和丈夫来到福州,在医院做护工。“那时候从达州到福州,火车慢得很,46个小时才到,每次回老家过年都脑壳疼。”张文慧说。

  凭借吃苦、肯干,张文慧的月收入从刚开始的1000元出头,到现在的六七千元。她指指自己的拉杆箱:“以前回去过年,就是牛仔包、蛇皮袋,装的都是给家人买的新衣服,要是没座位还能派上用场。现在都是拉杆箱,里面的‘内容’也升级了,潇洒!”

  跟张文慧比起来,在福州某装修公司担任部门经理的黄大平更“潇洒”。他只背了一个公文包:“以前过年大包小包买年货回去,现在早就提前发了红包,老人和孩子们喜欢啥子自己买,安逸得很!”

  2003年,黄大平乘坐K804次列车来到福州。“车厢里人挤人,我有三怕:一怕喝水上厕所挤不过去,二怕站起身座位被人抢,三怕打瞌睡被偷钱!”曾经46个小时的漫漫旅途,让黄大平的脚脖子都肿了起来。

  黄大平从学徒工、木工做起,渐渐在福州的装修界站稳了脚跟,并且从家庭住宅装修转型到大卖场装修。2006年,黄大平投入10多万元,在老家盖起了三层小楼,“当时在村子里是最好的,很风光”。盖房子、赡养老人、供3个孩子读书、出钱给儿子买小汽车,黄大平用自己的努力打拼,让家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由于上有老下有小,黄大平每年都回老家过年,以前,每次来去都“脑壳疼”:票不好买,不一定有座位,关键是时间太长,好难熬。后来,随着提速调图和K1268次直达车的开行,沿途停靠站压缩、不用再去鹰潭转车,从福州到达州的时间从46个小时压缩到20多个小时,黄大平的回家路轻松、舒坦了许多。越来越多的乡亲乘坐火车,来到福建打工。

  黄大平对福建铁路的快速发展感同身受。担任部门经理的最初几年,频繁穿梭全省各个城市,由于火车太慢、太少,他基本都是坐大巴车。有时业务繁忙,一个月有20天都要坐汽车到处跑,很是辛苦。

  2015年,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黄大平轻松了许多:“现在出门就是坐动车。动动手指就能买到票,又快又舒服。”

  在福州打拼18年,黄大平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城市。特别是二女儿嫁到了福州,更让他把福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说起新年愿望,黄大平有些小激动:“国家政策好,铁路发展快,福州达州都是有福之州,我们老百姓都是有福之人。希望国家和个人,都一年更比一年好!”

  “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每个人都平平安安!”这是张文慧的新年愿望。

  “希望我的身体健健康康,孩子们安安心心挣钱,全家过得更安逸!”这是70多岁老汉徐永宪的愿望。

  …………

  10时45分,随着汽笛长鸣,K1268次列车缓缓驶离福州站。

  “请大家佩带好口罩,减少走动。有需要请随时跟我们说!”列车工作人员在车厢里巡视、提醒。

  火车在细雨中奔驰,暖意在车厢里流淌……

【责任编辑:陈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