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推进“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升级
福州推进“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升级
“无证明”就是政务服务为民的最好证明
获取证明,曾经让人烦恼。前不久,蒋女士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房屋注销手续,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窗口工作人员发现,原产权登记证书的身份证号码与现在的身份证号码不一致。
如何证明两个身份证号为同一人?以往这种情况,蒋女士要去公安窗口开具纸质证明,再回不动产登记窗口排队办理。但现在,不动产登记窗口向市公安局发起证明协查,市公安局可在系统内上传同一主体人的证明材料(自然人),不动产登记窗口直接在线获取并予以办理。
和蒋女士一样,福州某科技校外培训公司经办人李女士也体验到“免证明”的便利。近日,她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申请开具“新设市场主体名称保留告知书”,没想到直接完成了公司设立登记。以往,经办人要先在市场监管窗口申请开具审批证明,然后向属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审批意见书,再到市场监管部门完成设立登记。现在,工作人员线上就能直接获取前置审批证明。“再也不用为开证明‘跑酸腿’了。”李女士说。
市政务服务中心“无证明”服务窗口。记者 池远 摄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福州市全面推进的“无证明城市”建设。今年3月底,省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印发《福建省推动建设“无证明城市”工作方案》,启动“无证明城市”建设。6月底,福州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试点,探索通过数据共享、一网协同、优化服务等方式,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免于提交证明材料。
据了解,“无证明城市”中的“无证明”并不是指“零证明”,而是指市域范围内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时,不再向申请人收取证明材料, 而是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让申请人免于提交证明材料。
创建“无证明城市”过程中,需要“电子证明”及相关数据在各部门间、不同场景中的自由使用和调取。政务服务要想顺利抓取数据,首先要打破部门间的壁垒。
如何归集海量数据?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牵头组织全市各部门,重点围绕市级业务系统中办理的证明事项,梳理出证明事项1009个,涉及申请材料4062个,形成福州市证照目录600类、证明协查目录152类、可信电子材料目录307类。
如何推进互通互认?事实上,许多部门早已实现证照的电子化,但这些数据往往分散在各自的业务系统中,难以互通。“福州市‘无证明’服务系统通过对接全市一体化政务平台、可信电子文件库、市级相关业务自建系统,实现证照共享调用、证明部门协查、可信材料‘一次采集、多次复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审批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说,索证部门可通过数据共享的形式获取已共享的电子证照或电子证照信息,实现申请人证明材料的免提交,今年已实现“无证明”办事服务571万次。
市政务服务中心4楼开设了“无证明”服务窗口,针对申请人持有纸质证照,但在政务服务办事过程中无法共享的证照材料,鼓励申请人到线下窗口实现纸质证照“电子化”。
“无证明城市”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成果,但它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久久为功。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醒目位置,“办不成事”诉求窗口就是一面镜子,随时受理市民投诉和举报,倒逼改革深化。
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进“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升级,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让企业和群众切实享受到这一改革带来的实惠和便利。(记者 唐蔚嫱)
- 17条!福建发布新一批惠台利民政策措施(2024-10-29 10:40:35)
- 专车接送,医务人员陪同 仓山老年人享受便捷免费体检服务(2024-10-29 07:11:09)
- 全文|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2024-10-28 17:18:13)
- 福州上线“福你就业”零工服务平台(2024-10-27 10:35:47)
- “服务超市”成为就业创业好帮手(2024-10-27 10:35:47)
- 海钓游、观鸟游、微电影……马祖多点开花 做足“海的文章”(2024-10-27 08:14:31)
- 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志愿者培训启动(2024-10-27 08:01:40)
- 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志愿者培训启动(2024-10-27 07:43:57)
- “e福州”困境儿童帮扶专栏启动运营(2024-10-27 07:43:57)
- 追光五载,请您检阅,福州爱尔眼科医院这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10-26 10:40:0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