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会客厅|张松:名城保护规划结下榕城缘
本期嘉宾
张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深总规划师,兼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委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等。
30多年前,1991年版《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炉,为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划定了保护范围,确定了保护框架,张松正是这份规划编制的参与者之一。此后,他又投身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等多处保护规划编制,参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项目的学术交流,对福州的城市更新倾注了满怀的学养与深情。
近日,张松应友朋·榕书院的邀请,来到福州作了一场主题为《遗产保护的意义:从古物保存到城市保护》的讲座。重回故地,看到三坊七巷、烟台山、上下杭频频出圈,“古厝游”“文博游”“非遗游”成为文旅新热点……每一处可喜变化,仍牵动他的心弦。当天讲座结束后,张松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讲述他与福州的不解之缘。
参与制定名城保护规划
张松是湖北沙市人,与福州结缘,要追溯到1990年。那时,他在从事城市规划实践多年后来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从古建保护领域赫赫有名的阮仪三教授,开启名城保护规划理论研究工作。
彼时,城市化的浪潮滚滚而来,一些地方的古建因城市建设,面临着被拆毁的命运。为保护古建,留住乡愁,阮仪三走访多地,实地踏勘,为地方政府献计献策,制定保护规划,被誉为“文脉守护者”“古城卫士”。
那时的三坊七巷也面对同样的难题,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是保存利用,还是改造开发?
张松至今还记得,在福州实地调查期间,阮仪三曾对他们说过:“要看坊巷格局,全中国只有福州独一处。”幽静古朴、白墙黛瓦的三坊七巷,至今保留有古老的坊巷格局,成为全国城市中为数不多的活着的“历史文化街区”。当年,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正确选择,决定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还要让它们增辉添彩,传给后代。保护三坊七巷,守护城市文脉,制定一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当时被列入1991年福州市要办好的七件实事之一。
受福州市委托,阮仪三带领第一批2名研究生、10多名本科生,来到福州开展实地调查,张松正是2名研究生之一。阮仪三带领团队前后花了两年时间,制定了《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1年版),这也成为张松致力于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学术生涯的起点。
这份规划,对福州而言也有特殊意义。它是福州1986年获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后制定的第一份系统性的保护规划,在这份规划的基础上,福州制定并施行《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最早施行保护条例的城市之一。
张松介绍,1991年版的历史名城规划前瞻性地提出了“建筑高度控制”“视线通廊管控”等规划内容,对福州古城区的建筑高度进行了限制,规定传统街区应以低层建筑为主,古城区中的建筑高度不宜超过21米。“1991年版名城规划是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最初版本,对福州市梳理和认识遗产资源,确定名城保护的基本框架,有很强的前瞻引导作用。”
讲座现场,观众认真聆听。记者 张旭阳 摄
在友朋·榕书院的大厅里,张松分享遗产保护故事。记者 张旭阳 摄
以文化吸引力激活文旅市场
此次来榕,张松也在友人陪同下,逛了三坊七巷、烟台山、上下杭等地,这些文旅热门“打卡地”游人如织,各类非遗体验和文化演出在街头交相上演,热闹的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福州的文旅市场比以前兴旺了好多,街头的游客也越来越多。”重游旧地,福州的文旅热度,让张松有了直观的感受。
“对外地游客而言,福州是个古迹众多、依山傍海的旅游胜地,现在也有了不少网红打卡地。从专业眼光来看,要进一步壮大福州文旅市场,还要充分发挥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张松认为,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座城市的魅力之所在,进一步整理、盘活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挖掘人居环境和生活社区中留存的文化遗产的深厚内涵,通过更丰富的展览、互动体验等方式,能让游客更深入了解福州的文化底蕴。
“比如说三坊七巷,许多旅游团在导游的带领下,一般沿着南后街这条主街购物游玩就结束了,文旅的纵深感、深度体验还不够。要往街巷深处走,街巷中更安静更有趣味的空间其实很多,其中的业态与沿街店面比,也有很大差异。”在张松看来,三坊七巷保存着古朴的街巷,其中名人故居众多,还有一些原生态的民居建筑,非常适合游客深度体验,“可以在坊巷中寻访古民居中的老居民,通过他们的口述史,重现当时的生活。”
这些年来,张松始终以自己的专业眼光关注着福州的发展变化。当年制定的规划,将福州古城的格局归纳为“三山鼎立、两塔对峙、一条历史轴线”,如今沿着这条中轴线,福州的城市文脉得以保存、延续,并转化为持续走升的文旅流量。张松建议:“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彼此之间还可加强联动,增加一些服务游客的指引标识,推出联合线路,形成合力,共同提升福州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福州有自己独特的城市个性
去年3月,在2023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评选中,福州共有5处公共空间获得7个奖项。
“此次评选重点关注公共空间与文化活动的融合性,获奖项目不仅有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大型文化设施,更有来自社区、乡村的文化站等基层文化空间。”作为此次大赛评委之一,张松指出位于烟台山的大观美术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术馆在乐群楼,历史上曾是各国领事及商人聚会的俱乐部,现在成为公益性美术馆,为市民增添了观赏文物和艺术品的场所,为古建筑活化利用提供了一个良好案例。”
城市是历史文化积淀和自然地理风景的综合体,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城市也有其自己的个性。谈及福州的个性,张松想到了三个字。“首先是榕城的‘榕’。榕荫满地,这是福州最具个性的自然生态环境,榕树精神也恰好能反映福州这座城市的‘天然’性格。”
他还想到融通的“融”。“福州地处东南沿海,是近现代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之一,涌现出林则徐、严复、沈葆桢等历史文化名人,不仅影响了福州、福建,而且在全国也有很大影响力。”张松说,“最后一个是包容的‘容’,福州老城区的烟火气很浓,有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展现了城市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为市民的高品质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我看来,福州真是一座宜业宜居宜游之城。”
目前,福州正在积极推动三坊七巷、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福州)史迹和“自强运动工业遗迹:中国传统社会迈入近代化的摇篮(船政文化史迹)”等三个项目申报(或联合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曾参与福建土楼保护规划制定全过程的张松表示,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官方网站、旅游手册等,广泛宣传这三个申遗项目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同时,通过申遗,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申遗的这些文化遗迹得到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他表示,无论申遗结果如何,都可以借此开展一些实质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让广大居民从中受益。
“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要传递给后人的重要资源,它们不仅是经济资产,更是重要的发展资源。”张松表示,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胜迹,福州也是如此,在不断推进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也应重视并不断增强其独特的文化个性,让一代又一代人从中体验城市文化,享受美好城市生活。(记者 林玉和 赖志昌)
- 一个出走一个走散 福州民警助两女孩平安回家(2024-09-10 08:24:48)
- 福州首个海岸建筑后退线划定方案获批(2024-09-10 08:24:40)
- 鼓西派出所:筑牢夏夜防护墙 当好平安守夜人(2024-09-10 08:23:22)
- 长乐机场枢纽南进场路主线通车(2024-09-10 08:23:16)
- 孕妇羊水破裂 铁骑一路护送(2024-09-10 08:23:09)
- 福州机场航显系统全面升级(2024-09-10 08:19:15)
- 勇救落水男子老人不幸牺牲 被确认为见义勇为(2024-09-10 08:18:54)
- 畅通城市血管 筑牢防汛屏障 市排水公司持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2024-09-10 08:16:35)
- 台江庆祝教师节(2024-09-10 08:16:29)
- 福州强化共享单车精细化管理 提升文明绿色出行体验(2024-09-10 08:15:31)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