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为青春留存一份中式浪漫 毕业照刮起国潮风

2024-06-23 07:58:44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宋亦敏

近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内,大四学生宋思懿抱着花束走在校园小径上。粉色的鲜花与学士服下的马面裙相互映衬,裙摆上烫金的印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宋思懿并不是个例。今年毕业季,多种国风毕业照走红,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将国风元素融入毕业照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学位服里的“东方韵”

临近毕业季,作为汉服爱好者的宋思懿决定为自己打造一身特殊的毕业行头,受古画中簪花郎的启发,她穿上长衫、马面裙,在学士服外披上云肩,又自己动手制作了一顶簪花学士帽。

这身“行头”一上身,再加上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汉服妆发,长发飘飘、眉眼清秀的宋思懿更显温婉。拍毕业照时,受到了周边朋友的赞赏。

虽然学位服自带披肩,但在宋思懿看来,云肩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刚好可以进行替换。她说:“搭上云肩的学位服更具东方美,也希望肩上的‘繁花’能为自己的未来带来好运。”

在硕士毕业生张一心的学位帽上,记者看到,她用人造珍珠嵌了边,一端粘满粉色系的布质小花,另一端粘上一只五彩的镭射蝴蝶。

“在网上了解到‘新中式’学位帽流行,我们宿舍便聚起来,一人做了一顶,在拍毕业照时十分出片。”张一心说,这顶簪花学位帽已经被她珍藏起来,它不仅是毕业的留念,也是友谊的见证,“这是我送给自己学生生涯的珍贵礼物。”

国潮风下的市场

国风毕业照的走红,也带火了相关市场。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看到,云肩、马面裙、旗袍等服饰热度不断攀升,不少汉服商家专门推出搭配学位服的“汉服套装”,依学科分为多种颜色,以便顾客挑选。

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店铺正在销售成品学位帽,手工材料包的销量也十分可观。此外,部分线下手工商铺也推出DIY套餐。“学位帽一般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具体配色、配饰由顾客自行挑选,按时长计费。”仓山一家手工商铺负责人介绍。

除服装、配饰商家外,不少约拍、照相馆也“上新”国风毕业照拍摄服务。

“我们是今年推出的‘簪花学士服’系列。”仓山某照相馆相关负责人胡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在毕业照中融入汉服、簪花元素,并依云肩颜色分科,价格按具体需求而定,“最近拍这个系列的人不少,除了毕业生,还有已毕业的人特地来‘补拍’的。”

除了中西结合的簪花学位服走红,英气十足的大明进士冠服也备受欢迎。“我国明朝时,一旦金榜题名,新科进士们就会在次日‘恩荣宴’上,身穿深色蓝罗袍,头戴黑色进士巾,上簪翠叶绒花,我便以此为灵感,拍摄了一组特色毕业照。”毕业生小张表示,这套毕业照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后,有不少网友向他“取经”,了解明制服饰。

诠释了文化自信

一身特殊“礼服”,包含毕业生对青春的特殊致敬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是独属于我们中国毕业生的仪式感穿搭,也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祝福。”张一心说。

在汉服爱好者江清月看来,国风毕业照的流行,某种程度上是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蕴含的雅韵与学位服的端庄相得益彰,这仿佛是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展现中西文化的完美交融。”

“国风毕业照的流行,是年轻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校务中心宣传策划室相关负责人孟利亚表示,学生们的国风毕业照,诠释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我们乐于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拥抱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碰撞和交融中推陈出新,让传统文化‘潮’起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记者 宋亦敏)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薛晨入选巴黎奥运会女子沙排名单
薛晨入选巴黎奥运会女子沙排名单
乘着歌声的翅膀
乘着歌声的翅膀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专题推荐
“青”爱的鼓岭——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