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古调今弹有新声 探寻福州非遗乐种的突围之路

2024-06-14 08:00:32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林玉和 王玉萍

传承不绝求创新 古调今弹有新声

探寻福州非遗乐种的突围之路

以声感人,莫善于乐。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艺术瑰宝,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在福州,林浦安南伬、跃进太平鼓等充满地方特色的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凭借独特的魅力,留下了辉煌印记,但随着岁月的变迁,一度面临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困境。

迈进新时代,时光里的非遗古乐如何奏出新韵律、焕发新光彩?连日来,记者深入仓山多地采访,探寻非遗古乐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感受古老音乐的新时代音色。

王和杰(左四)带领队员在太平鼓传承基地进行日常训练。记者 林玉和 摄

辉煌:每遇节庆活动 非遗项目助阵

“咚咚咚……”刚走到仓山区盖山镇跃进村,记者就听到了阵阵铿锵激昂的鼓声,如闻战鼓。原来,跃进太平鼓传承基地的队员们正在进行日常训练,鼓者王和杰手中的鼓槌上下翻飞,十余人分列两侧,击打着大锣、小锣、瓯锣、大钹、小钹等伴奏乐器,锣鼓齐鸣,鼓声尤为高亢。

跃进太平鼓有“福州古典音乐活化石”之誉,被列为福州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跃进村步卓一带是其发源地。

“跃进太平鼓起源于后唐,兴盛于宋代,在清代中叶极为盛行,它与闽王王审知颇有渊源,相传原来是军中指挥将士作战的战鼓,后来演变为闽国宫廷鼓乐。”市级非遗项目“跃进太平鼓”代表性传承人王和杰告诉记者,太平鼓最初在民间俗称“锣鼓板”,在当地人的长期生活实践中,吸收了闽剧的音乐元素与乐师的锣鼓演奏技艺,最终演变成现在的太平鼓。

跃进太平鼓的主体乐器是双面蒙皮大鼓,相当于乐队的总指挥,还有锣、钹等伴奏乐器,配有琅琅上口、代代相传的绕口令似的曲谱。曲声先是相对徐缓温和,然后趋向紧凑,之后冲向高潮,如疾风骤雨,令人精神抖擞。

鼎盛时期的太平鼓在当地有多么受欢迎?“村里的老一辈都说,太平鼓打到哪里,哪里就太平。20世纪50年代最辉煌时,村里有多支太平鼓队,村民在田间地头利用农闲时间练鼓。”王和杰说,春节期间打太平鼓已成为村里的固定节目,除夕辞旧岁、正月迎新春、正月十一看新娘、正月十五闹花灯等,都要用太平鼓助兴。

跃进村往东约6公里的城门镇林浦村一带,另一种古老民间乐种安南伬(也称安南鼓)已流传千年,被列入福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林浦安南伬是福州唯一的单门独一乐种,也是民间罕见的中外结合乐种。”说起林浦安南伬,代表性传承人程郁纲言语中满是自豪。

相传南宋末年宋元战争,南宋君臣一路抗元至林浦,宋端宗赵罡在林浦称帝,随从乐师把古越南国(时称安南国)“吹吹打打”的异国音乐传授给了当地民间艺人。安南伬传入林浦后,经与福州本土音乐的融合和改良,演变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林浦安南伬。

“现在的安南伬广泛吸收了福州闽剧音乐的琴串(幕间曲),加强了管弦乐部分的演奏效果。”程郁纲介绍,城门镇自古流传着“安南鼓,响叮当,金玉满堂谷满仓”的民谣。安南伬是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经常出现在本地庆丰收、迎嘉宾、各类祭祀活动中,乃至福州的对外交流活动中。1985年,日本长崎市中日友好访华团来榕访问,林浦安南伬乐队参加了联欢会演出,获得高度赞誉;1994年7月,林浦安南伬乐队应邀为出席亚太地区民间民族音乐研讨会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专家学者演奏传统曲牌,引起了国际友人的浓厚兴趣。

困境:演出缺乏市场 队伍青黄不接

传统音乐生长在特定文化土壤中,有着鲜明的地域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音乐生存的文化生态和地理空间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地方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正面临困境,突出表现在缺乏市场,且技艺掌握者老龄化现象突出,年轻人认同感较弱、不愿意学习。这些因素导致传统民间乐种青黄不接、盛况难再。

林浦安南伬代表性传承人程郁纲展示演奏技艺。记者 王玉萍 摄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一个月演出20多场,现在一年的数量也没有这么多,而且以非遗传承演出展示为主。”程郁纲说,安南伬节奏欢快,常用乐器涉及打击乐、管弦乐、弹拨乐,包括高音鼓、大锣、唢呐、逗管、二胡、椰胡、大小三弦等,“一支安南伬表演队伍至少需要10人,现在村里仅剩7人掌握这些技艺,且年龄在50岁到72岁之间,经常请外援才能组队演出。”

程郁纲从16岁开始学习安南伬,参加演出50多年,10多种乐器样样精通,还能听音记谱。出于骨子里的热爱,他整理谱写的安南伬乐谱多达90多首,还经常从市场上收藏一些安南伬乐器。在他的收藏室里,二胡、椰胡、逗管等乐器样样皆备,摆放得整整齐齐。但他的这份热爱有点孤独,“演出没有市场,年轻人不愿意学,接力棒无人可接,很担心安南伬以后真的成为历史。”程郁纲感叹道。

跃进太平鼓一度也面临这样的尴尬。王和杰说,20世纪50年代之前,太平鼓曾一度流传到步卓村边的北园、山南岭、程巷等村落,当地村民纷纷学习太平鼓,组建本村的太平鼓乐队。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多个自然村完成征迁,周边地区的太平鼓乐队相继解散,“目前仅剩我们跃进村一支完整的鼓队,队员以老人为主,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了”。

突围:古乐走进校园 焕发新的生机

面对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等困境,如何推动地方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激发其新的生命力?这个问题亟待破解,非遗传承人正在积极探索解题之道。

非遗进校园便是举措之一。从2012年开始,程郁纲每周都会来到林浦小学,给对安南伬感兴趣的中高年级学生开展指导训练,让林浦安南伬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2021年以来,我们濂江村‘两委’干部系统梳理出安南伬的历史脉络,采取定期开展表演活动、推动非遗安南伬进校园等方式,让古老音乐活起来。最多的时候,有100多名学生报了安南伬的兴趣课。”程郁纲说。

安南伬进校园前一年,跃进太平鼓走进了郭宅中心小学,王和杰带着队员一起给孩子们传授太平鼓技艺。如今,学习太平鼓已成为郭宅中心小学的一大特色,该校编排了适合少年儿童传习的“太平鼓舞”,学校还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

在跃进太平鼓队员眼中,“80后”的王和杰是一个“能折腾、会折腾”的队长。从小学习太平鼓的他,“十八般鼓艺”样样精通,除了跃进太平鼓代表性传承人身份外,他还是跃进村党委书记、村主任,以及仓山区“非遗进校园”项目的指导老师。“除了学校之外,驻榕某部队最近也找上门来,邀请我借鉴太平鼓,给他们编排战鼓。”王和杰说。

为了留住乡愁记忆,让非遗太平鼓文化在新时代“火起来”,王和杰改变太平鼓不传外村人的规定,积极为鼓队吸收新鲜“血液”。在他的大力推动下,队员们积极培养自家孩子对太平鼓的兴趣。“我家孩子,有时吃饭时都忍不住用筷子敲击碗沿,这是平时练习太平鼓形成的肌肉记忆。”王和杰笑着说。

“以前太平鼓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但现在以年轻人为主,平均年龄35岁,其中有几个还是学生,年龄最小的16岁。”队员王寻告诉记者,正是在王队长的推动下,队伍一改旧貌,变得年轻有活力。

这支年轻的太平鼓队,定期开展训练,主动“走出去”,参加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节等各类民俗公益活动。今年元宵节,跃进太平鼓队还走上街头,在烟台山参加仓山区组织的庆元宵系列民俗表演活动,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演出视频在抖音发布后,吸引众多网友转发、点赞。

跃进太平鼓的传承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今年2月,仓山区跃进太平鼓协会登记成立。在6月10日举行的2024年福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上,仓山区跃进太平鼓传承基地成功入选福州市第九批非遗项目传承示范基地。这些都为其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跃进太平鼓不仅是一项非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村民们很珍惜这项非遗,为了留下文化记忆,我们村里的一条新建道路,经大家商议,决定用‘太平鼓’命名,提出申请后很快获得了批复。”王和杰深有感触地说,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准备筹建太平鼓文化长廊,展现太平鼓的历史传承,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这一宝贵的非遗文化代代相传。(记者 林玉和 王玉萍

【责任编辑:韩靓】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烈火之鉴!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警示录!
烈火之鉴!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警示录!
福州纺织工业元宇宙辅布司园区揭牌
福州纺织工业元宇宙辅布司园区揭牌
福州240小时过境免签宣传片《让世界看见福州》
福州240小时过境免签宣传片《让世界看见福州》
紧急救援!福州一对年轻男女被困
紧急救援!福州一对年轻男女被困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33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放申请
福州33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放申请
专题推荐
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
2024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
2024“一带一路”商协会大会
2024年福州市网络文化节